7月16日,“新加坡·重庆周”启动。“重庆周”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文化旅游领域的重磅活动。
“新加坡·重庆周”16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动。
7月10日起,重庆市气象台连续三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高温下,各岗位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欧班列货运的安全。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能够从这场展会上获取哪些信息,又将如何抓住属于重庆开放的“非洲机遇”?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7月4日,2023港资企业重庆行系列经贸活动在渝启动。记者从当天举行的座谈会上了解到,1-5月,重庆对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13.79亿元。
全线开通后,重庆兴隆场编组站具备高峰时段常态化办理20000辆能力,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国际国内货运班列高效运行提供充足运力保障。
6月23日上午,一列中欧班列(重庆)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的第10000列重箱折列。
截至2022年12月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18个省份、60个城市、116个站点,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实现了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蜕变升级。
6月7日,一列国际铁路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截至目前,重庆国际铁路班列累计开行超2.2万列、运输集装箱超150万标箱,居全国第一。
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四川文旅复苏势头格外亮眼——接待游客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7.9%、27.3%,成为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生动写照。
近日,《2022年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报告》在第5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暨2023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上发布。
中国的重庆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数字互联互通技术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脱颖而出。
在白色展台附近数十名观众紧张地注视下,一位工作人员将手掌放入装有褐色小型装置的正方形水箱里,手里的有机玻璃因灼烧而变色,但工作人员的手掌却毫发无损,所有观众长舒了一口气。
作为“西洽会”的主题活动之一,第四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希腊、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名侨商组织代表参加。
近期,100辆由上汽红岩在重庆生产的智能重卡从重庆两江新区发往哈萨克斯坦,这也是该企业首次向中亚国家和地区批量出口智能重型卡车。
5月17日,2023“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在重庆开幕。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
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辐射西部、服务全国,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结合重庆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茶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5月16日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员会、重庆市图书馆共同举办2023巴黎“茶和天下”系列活动之“重庆之窗”雅集活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茶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16日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员会、重庆市图书馆共同举办2023巴黎“茶和天下”系列活动之“重庆之窗”雅集活动,活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华文化体验馆”举行,吸引了150余名法国观众参加。
显示 1302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