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17日在上海落幕,与会人士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软硬件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成效也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稳预期、激活力、促帮扶方面出台了一批务实管用之举,促进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
当前,浙江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亲民便民,数字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件事”集成改革纵深推进,该省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85%,共让群众少提交证明4000多万件,成为全国保留地方设定证明事项最少的省份。
13日,记者从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江苏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能力,企业开办各部门实现登记环节身份验证结果共认,有效破解多环节身份重复认证的难点。江苏省企业开办将压缩为1个环节,最短半天就可以完成企业开办事项。
近年来,各地的政务服务大厅建起来了,移动端的办事APP用起来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了。
两年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初心,努力书写着一份便民利企的民生答卷。
27日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正式上线,区域内居民迎来更多“同城服务”。
我国有上亿户市场主体,“十四五”开局之年,健全完善适应成熟市场的监管规则意义重大。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如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1月9日,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就上述问题进行了介绍。
3亿张电子社保卡!今年1月底全国电子社保卡申领突破1亿张;6月底突破2亿张;时隔4个多月,11月20日,电子社保卡抵达3亿大关。超过1/5的群众已可通过电子社保卡获得贴心便捷的就业、社保线上服务,幸福感满满。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通过“云上贵州一朵云”“政务服务一张网”“智能工作一平台”,推进政府数据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互联互通,逐步消除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2019年5月,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运行,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实现首批51项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地级市)的政务服务中心已完成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上统一入口设置,并开设了数百个线下专窗。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服务,实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跨区受理、异地办证”。
随着全国“一网通办”服务走向纵深,去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打造。
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智能“秒批”,跨省开办或注销企业全流程上“云端”,刷脸提取公积金轻松到账,新生儿出生落户、办社保“一件事”办结……如此便捷顺畅的办事流程,现如今频繁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2019年以来,安徽淮北烈山区持续深化改革助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群众、基层排忧解难,为企业松绑、让群众受惠,助力高质量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正全速推进,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优化营商环境主要瞄准企业的痛点、难点,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下一步,还将推出包括进一步精简优化办事手续、加快推行“一网通办”、全面清查违规收费等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河南省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做好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文物部门和考古单位切实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最大限度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全面实现基本建设项目文物保护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和“不见面、一次不跑”审批。
上海“一网通办”小程序“随申办”9日在支付宝、微信正式上线,上海人只需在两大互联网平台搜索“随申办”,就可开具包括婚姻状况、无犯罪记录等在内的200多项证明。
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自2020年1月1日起,江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其中企业登记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减少为1个工作日,印章刻制和初次申领发票并行办理压缩在1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各环节实现“一网通办”。
上海新近在金山区率先探索行政审批“提前服务”的改革创新,以有效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制度性成本,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高一次办理成功率。
显示 3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