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
2024年3月26日,位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内的 “全球汇”园区又迎来一次盛大的国别中心开馆仪式——巴基斯坦中心、匈牙利中心、蒙古国中心、亚美尼亚中心四个新引进的国家馆同日开幕。
5日,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举办。上海市副市长解冬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相连,两者联动发展,共同成长。
十年前,上海自贸区在东海之滨初试啼声,引起世界关注。金融改革创新一直是自贸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自由贸易账户(FT)、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资金结算便利……作为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自贸区金融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
8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中亚分中心7月3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成立。
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多个自贸试验区都在围绕重点产业培育频频部署,不仅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还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开放压力测试。其中,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经济、增值电信等领域屡被提及。
从文物艺术品交易到数字文创,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持续做大做强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今年1月到5月完成逾1800件文物艺术品的进出境操作,总货值超过30亿元。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企业正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加速复工复产。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数量占比过半。
行走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在这片东海之滨的滩涂上,特色园区、商业楼宇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第二届滴水湖产业投资者大会1月17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
12月15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举行的全球营运商计划发展大会上,20家已加入全球营运商计划的企业现场获得授牌,还有新一批10家意向加入计划的企业与上海保税区管理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又推出新的举措: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于纳入诚信示范试点的企业,监管部门将通过优先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减少货物查验率和抽查比例等措施,提升企业通关效率,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打造诚信建设示范区情况发布会12月20日举行。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方面表示,作为中国首个在特殊监管区域打造的诚信建设示范区,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诚信建设示范区正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在11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分论坛上,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上海自贸区保税片区、陆家嘴金融城、金桥开发区等重点区域悉数亮相介绍制度型开放措施,与世界各地共享引领区建设的新机遇。
今年3月,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并落地自贸区;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
首届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新闻通气会11月23日举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孙筱和在通气会上表示,作为统筹在岸与离岸业务、创新金融发展的重要功能承载地,目前滴水湖金融湾已初具未来新兴金融中心雏形。
11月2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个自贸试验区设立运行,目前已满3年。在8月25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3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扎实推动总体方案试点任务落实,目前7个总体方案确定的713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
记者3日从大华银行中国获悉,该银行已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将作为首家外资银行落地临港新片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4日召开发布会,发布《临港新片区全力抗击疫情助企纾困的若干政策措施》。
显示 8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