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14日在广西南宁市揭牌。该中心立足中国与东盟,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市场,打造全方位服务、全效能链条、全商品覆盖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首选平台。
9月14日,2022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钦州举行,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线上线下参会,重点聚焦高端化纤纺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石化下游产业发展与合作。
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第一年。在此背景下,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将于9月16日在广西南宁启幕。
第7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1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保险监管机构代表及保险业界人士,共同围绕“构建东盟保险共同体,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主题展开交流。
东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能源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加强东盟区域内的电力互联互通、统筹区域电力资源,不但有利于地区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将推动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13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企业合作对接会”在“云端”举行。此次活动由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等单位主办,在广西南宁、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设分会场。
青岛海关8日发布消息称,据统计,2022年前8个月山东对东盟和俄罗斯贸易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比重提升。
9月7日发布的《中国—东盟视听国际传播十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是东盟视听节目重要海外市场,东盟是中国视听节目第一大国际市场。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政策红利释放,亲缘链接“更进一步”,使福建与东盟交流合作迈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层次。
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双方工商界合作为推动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岚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来,加快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截至2022年7月,累计入驻企业超7.6万家,是设立前的20倍,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57家。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29日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
8月25日,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湖南省商务厅、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RCEP经贸合作论坛在邵阳市举行。
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25日在邵阳开幕,境内外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现场共签订合作项目80个,引进资金543亿元人民币。
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湖南省商务厅、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RCEP经贸合作论坛25日在湖南省邵阳市举行。
24日,一列装载40标箱总重1040吨巴基斯坦优质碎白米的专列,抵达湖南怀化国际陆港,经过本土深加工后将出口东盟国家。
另类资产投资研究公司Preqin的报告显示,东盟去年的创投交易总额飙升160%至创纪录的200亿美元,新加坡的交易额最大,占交易总额的46%,印度尼西亚次之,占37%。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18日在南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柬埔寨新闻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将于9月6日至1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16日在南宁表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余年,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具活力的典范。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企业国际化布局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各方要不断提升商事法律领域合作,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RCEP协定落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显示 1116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