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4.23万亿元,扩大53.7%。
前三季度,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增长15.2%,比前8个月增速扩大了1.2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为9.9%。
海关总署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中国与东盟贸易保持增长,达7178.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8%。
20日17时许,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电脑零配件、液晶面板等“四川造”商品的货运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驶往广西钦州港,再经由海运进入东盟市场。自2017年首班南向班列发车以来,成都南向班列开行频率明显增加,由每周一班已增至每日二到三班。
广西今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侯刚13日介绍,近十年来,广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到2021年的2.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
广西南宁市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汉锋10日介绍,南宁市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保障体系建设,畅通跨境产业链物流通道,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开至越南同登站的跨境货物班列实现“半日达”。
1600多家企业线下参展,近百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10万多平方米展览总面积……为期4天的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9日落下帷幕。
从9月16日在广西召开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东盟国家的能源需求强劲且呈现四大趋势,我国电力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宜从加强分析研究、加大电网建设、重视技术标准输出等方面发力,推动电源、电网、技术、装备及整个电力产业链向东盟国家深度传导。
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中国广西闭幕。本届东博会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超4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37%。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再次见证中国和东盟日趋紧密的经贸往来。
第3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23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国—东盟首席商务专家、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19日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地区不间断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19日在广西桂林市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开局之年。
广西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何予平19日在南宁表示,当前广西正紧紧抓住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聚焦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数字化领域,深化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平台,助力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重庆经贸合作交流对接会1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作为东博会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首个特别合作伙伴,重庆与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高质量推进与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
2022中国—东盟丝路电商论坛17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东盟的电商行业主管部门、商协会、企业的代表,以“共建丝路电商 乐享数字红利”为主题,就如何继续深化电子商务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9月16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本届东博会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旨在促进多领域合作,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19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峰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活动中,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广西贸促会联合发布《东盟营商环境报告2022》。
记者16日从西安海关获悉,2022年1月至8月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值320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6%。其中,对东盟387.8亿元,增长33.4%。
“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东博会的初心和使命,东博会将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说。
显示 1116 条中的 321 到 3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