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发展论坛12月20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东盟的专家共同研究绿色投资潜力、挖掘绿色创新技术、强调绿色低碳合作共赢的可实践性。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与东盟开展低碳合作的空间广阔,各方宜把握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合力开展新能源投资合作。
据石家庄海关12月17日消息,今年解博匀前11月,河北省外贸保持增长,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8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5.6%。
12月14日,从昆明海关获悉,近日一票重24吨、货值15万元(人民币,下同)的蒙自石榴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园区报关,并经河口公路口岸出口。这标志着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园区首票跨境电商货物顺利出口。
福建官方12月13日通报,今年前11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据石家庄海关12月9日消息,今年10月,河北省对东盟进出口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2%,占河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的42.1%。
12月10日上午,一列满载50标箱共500吨香蕉的中老铁路(万象—怀化)首列进口老挝香蕉冷链专列,顺利抵达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标志着中西部地区通过中老铁路进口东盟国家优质热带水果等农产品正式进入黄金时代。
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8日在北京、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8日,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除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上的推动作用外,创意产业也有望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东盟国家与中国将在这个领域有更多合作可能。”印度尼西亚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乌诺12月8日表示。
以“海南自贸港与RCEP:重点产业合作机遇”为主题的第15届“海口-东盟国家驻广州总领馆对话会”于12月7日在海口举行,旨在增进海口与东盟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
广西南宁市官方12月7日介绍,南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外贸实现逆势增长。今年1月至10月,南宁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41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9.7%。
近三年来,比邻而居的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2022年终将至,东盟今年经济形势如何?中国与东盟贸易情况如何?中新社近日就此采访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首席东盟商务专家许宁宁。
中国机电商会12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对东盟家电出口额达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在全球各区域市场中表现强劲。
12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思考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办。此次研讨会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协会等单位的指导下,由泰国格乐大学、泰国-中国国际学校和北京语言大学三校联合主办,旨在增进中国与东盟友谊,开展教育合作,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12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粟坚介绍,为推动消费升级,促进农产品上行销售,丰富进口商品消费供给,探索面向东盟“丝路电商”合作,助推广西品牌在东盟国家落地,广西将举办首届新丝路跨年电商节。
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红白蓝涂装的“澜沧号”已经成为老挝民众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中一道鲜明的亮色。中老铁路为中老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区域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折射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12月1日,中国—东盟经贸中心资质认证服务点在南宁市揭牌成立,将为水果等特色产品出口东盟市场提供相关资质(认证)服务。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12月1日在广西南宁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以来,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为中国大陆与东盟经贸往来带来重大利好。他呼吁台商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开拓事业发展“新蓝海”。
显示 1167 条中的 321 到 3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