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中国广西闭幕。本届东博会共签订国际、国内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超4000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37%。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再次见证中国和东盟日趋紧密的经贸往来。
第3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23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国—东盟首席商务专家、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19日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于地区不间断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19日在广西桂林市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开局之年。
广西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何予平19日在南宁表示,当前广西正紧紧抓住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聚焦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数字化领域,深化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平台,助力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重庆经贸合作交流对接会1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作为东博会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首个特别合作伙伴,重庆与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高质量推进与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
2022中国—东盟丝路电商论坛17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东盟的电商行业主管部门、商协会、企业的代表,以“共建丝路电商 乐享数字红利”为主题,就如何继续深化电子商务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9月16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本届东博会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旨在促进多领域合作,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第19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峰会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RCEP工商合作特别对话活动中,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广西贸促会联合发布《东盟营商环境报告2022》。
记者16日从西安海关获悉,2022年1月至8月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值320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6%。其中,对东盟387.8亿元,增长33.4%。
“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东博会的初心和使命,东博会将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说。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14日在广西南宁市揭牌。该中心立足中国与东盟,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市场,打造全方位服务、全效能链条、全商品覆盖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首选平台。
9月14日,2022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广西钦州举行,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线上线下参会,重点聚焦高端化纤纺织、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石化下游产业发展与合作。
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第一年。在此背景下,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将于9月16日在广西南宁启幕。
第7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1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保险监管机构代表及保险业界人士,共同围绕“构建东盟保险共同体,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主题展开交流。
东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能源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加强东盟区域内的电力互联互通、统筹区域电力资源,不但有利于地区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将推动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13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企业合作对接会”在“云端”举行。此次活动由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等单位主办,在广西南宁、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设分会场。
青岛海关8日发布消息称,据统计,2022年前8个月山东对东盟和俄罗斯贸易进出口额大幅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比重提升。
9月7日发布的《中国—东盟视听国际传播十年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是东盟视听节目重要海外市场,东盟是中国视听节目第一大国际市场。
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与东盟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政策红利释放,亲缘链接“更进一步”,使福建与东盟交流合作迈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层次。
显示 1167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