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客户把握中国-东盟发展新机遇,中信银行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服务边界,积极打造分层、多元的境内外金融服务生态圈,于5月10日在福建厦门举行“鹭约东盟 同信启航”东盟区域国际金融服务交流会。
5月10日,老挝经贸合作展示馆合作开发与服务协议签约仪式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标志该馆正式获得运营授权。
4月25日,中国-东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广西大学联合老挝国防部下属农牧合资公司成立的“重要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基地”揭牌,这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支持的重要人畜共患病一体化防控示范基地首次落地老挝。
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邀合作伙伴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担任。这是海湾国家首次出任东博会特邀合作伙伴,东博会“朋友圈”再次扩容。
目前,钦州港已开通至泰国、越南等国的水果快线,同时积极推进冷链、冷库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东南亚农产品通往中国提供便利。
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成为共筑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务实之举、特别之举。
3月28日,“爱Show东盟”(I Show ASEAN)中国-东盟青年故事汇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们以各自亲身经历,将中国与东盟之间民心相亲的故事娓娓道来。
作为今年中国-东盟文明交流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短视频大赛以“心心相连 筑梦未来”为主题,设置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
近日,越南船舶从越南岘港码头出发,进入广西北部湾港后,货品在广西崇左完成卸载,标志着“越南岘港—广西北部湾港—广西崇左”海公联运集装箱成功首发。业内人士认为,跨国海公联运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后,将给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陆海贸易企业带来新机遇。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国-东盟迎春嘉年华活动于2月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启动,由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提出的《加强中国-东盟区域性旅游合作的共同倡议》在会上发布。
1月3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五轮谈判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日前在雅加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生效两年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推动东盟地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帮助东盟这两大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势头。
2024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两周年。两年来,在RCEP政策红利推动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RCEP正式生效后,关税减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政策落地更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带来利好。
这几天,泰国留学生罗佳明很高兴——在南宁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好戏连台,她每天都穿梭于各个剧场间,欣赏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精彩大戏,过足了戏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绿色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国东盟发展、中非发展、中拉发展等系列蓝皮书,15日正式对外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在会上表示,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10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东盟各成员国要想实现净零排放承诺,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1月30日说,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
初冬,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阳光明媚,来自中国和越南的游客正通过“跨境游通道”在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启“一日游两国”新体验。
由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马来西亚通信和数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视听周21日在马来西亚行政首都普特拉贾亚开幕。这是中国—东盟视听周首次在东盟国家举行线下开幕式。
显示 1116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