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所谓“向东转”进入活跃阶段起,俄中政府在所有重要外交问题上步调一致。对中国来说,这种关系模式尤其宝贵。汉学家米哈伊尔·卡尔波夫认为,无论如何,莫斯科依然是北京的重要伙伴,因为中国经济需要的大部分烃类化合物来自俄罗斯。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美国一些人在能源供应和抑制石油价格上涨问题上挑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俄外交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好邻居——中国的关系。现在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具有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性质。可以说,这是21世纪国家之间有效合作的典范”。
中俄在21世纪更密切合作的主要动机是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以及美国对中俄的持续威胁。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作者预计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持久不变。如果美国政策没有重大(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变化,美国政府或军队几乎无法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轨迹。
地中海地区并不是俄罗斯或中国的首要任务。两国在该地区有不同优先事项,他们对这些优先事项的追求也不同,限制了双方积极接触的共同基础。俄罗斯优先考虑其安全存在,而北京则专注于推进经济利益。
在东南亚,北京和莫斯科对地区安全的看法大体一致,但利益并非总是一致。本文探讨了中俄在东南亚利益的一致之处和分歧之处。
中国的行动或会削弱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势力。对此,俄罗斯似乎很务实。阻止其他大国在曾经的苏联势力范围内建立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是徒劳的,甚至可能是不明智的政治举措。俄罗斯缺乏单方面主宰中亚的资源,公开批评会破坏它与北京的关系,并伤害处于冷战以来与西方双边关系最低点的自身。
俄罗斯发布新版《国家安全战略》,由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签令批准。该文件将给俄带来包括外交在内的诸多改变。西方被宣布为应与之斗争的价值观异见者,而中国和印度是将与其在亚太地区建立非结盟基础之上的区域稳定机制的伙伴。
当地时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网站发布普京接受美国NBC电视台采访内容。普京在回答有关中俄关系的问题时表示,近年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处在历史最高水平,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保持高度信任和合作。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近期表示,淡化普京和拜登会晤的重要性是错误的。这或表明,莫斯科并不反对通过举行普京-拜登峰会来“暂缓”其与北京日益增长的关系。这明确提醒中国,不能想当然地对待俄罗斯。俄罗斯此举本质上是一场“平衡游戏”。这是否会导致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之间出现新的力量平衡,还有待观察。
《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开启了俄中两大邻国关系的新篇章。条约签署20年后,它丝毫没有失去现实意义。这是一份具有生命力、发挥着作用的文件,使我们两国能够有效应对面临的新任务以及世界舞台上出现的任何挑战。毋庸置疑,俄中为过去20年双边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感到自豪。但不能就此止步。
从务实角度看,与北京保持一致对莫斯科来说是战略上的当务之急,能够帮助俄罗斯抵消它在2014年后与美欧疏远带来的负面政治和经济影响。更重要的是,普京认为,更紧密的中俄关系会让美国及其西方伙伴不安,让美国的战略计算复杂化,同时提升俄罗斯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尽管如此,中俄关系依然存在局限性。
在中俄关系中,技术合作变得越发重要。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自2010年一直在稳步发展。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有所松动,不再像从前一般不愿向中国出售最新武器。例如,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供应Su-35战斗机和S-400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两国还开展军事合作项目,俄罗斯同意帮助中国发展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现在可以预见,在保持现有秩序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地缘经济作用在可见的将来将会下降。而中国经济的生命力在对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中得到证明,得益于这种生命力及中长期规划的效应,中国的地缘经济影响力势必会进一步增强。
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发展迅速,两国间的伙伴关系已具有一定战略深度。中俄伙伴关系“黄金时代”的特征是两国间频繁的经济、能源、人文、技术、军事和外交往来。两国间的合作甚至扩大到了俄罗斯视为“红线”的地区,即北极、远东和中亚,以及先进武器出口。
3月2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到访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发表了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搁置分歧,凝聚共识,加强协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地缘战略稳定,推动构建更加公正、民主、合理的多极化国际秩序。这再次彰显了两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国际公平正义发挥的重要作用。
白宫的权力更迭并没有改变大欧亚棋局上的博弈规则。美国对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延续性显然高于变革性。美国的伙伴和对手们只能在特朗普留下的棋局上接着出招。
2月17日至18日,印度外交秘书席林格拉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这次访问是席林格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南亚以外地区的首次出访,凸显了印度对它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视。然而,战略伙伴关系也是一种外交关系。随着印度与中国间竞争的加剧,在印俄关系中,印度必须客观认识中俄关系以及全球力量的变化。
观察人士认为,在牛年,中俄两国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机遇将更加广阔。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8%以上。这无疑将给予境外合作伙伴新的机会。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俄罗斯供应商将发现各种新机遇。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正忙于为自己团队挑选候选人,很明显,新政府将在一些问题上更加具有合作性,而在其他问题上也将保留特朗普的对华敌对政策。认识到所有挑战,北京正试图通过确保与其他世界大国的伙伴关系来渡过外交风暴。欧盟是中国“雷达”上的关键目标之一,以确保欧盟在中美争端中保持中立。
显示 101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