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对“中国制造”的最普遍偏见曾是质量欠佳、价格低廉、假冒名牌,但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上述偏见,约70%的人会专门去购买中国商品。
秘鲁专家指出,钱凯港将为秘鲁消费者带来直接利益,该港口不仅将更便宜的货物运抵秘鲁,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技术产品。
得益于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加强,经济合作基础深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和一系列消费品迅速占领俄市场,同时,“中国制造”也面临商品质量、定价及二级制裁方面挑战。
一起来看看外国人喜欢哪些中国货吧?
波兰是“中国制造”商品西行进入欧盟的门户。在首都华沙近郊,有一座专门销售中国商品的中国商城。圣诞节前夕,华沙中国商城的六栋商业大楼里每天熙熙攘攘,货架上各类应季节庆商品琳琅满目,商户们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顾客。
如果对所有美国贸易伙伴以及中国征收关税,那么大量机械、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学品也将受到新关税的影响,其中大部分负担将落在美国企业身上。消费者也将看到进口最终产品的成本上升。
俄罗斯国家货车运输协会主席弗拉基米尔·马佳金透露,2022年3月以来,来自中国的商品供应量翻了一番。
尽管西方国家纷纷谈论减少对中国工厂的依赖,但中国在过去两年里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制造业产品首要供应国的地位。
去年有40%的美国消费者说,他们将不会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去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的确下降了3.6%。 但实际上,一些大的消费类别去年从中国的进口量还增加了,例如:玩具、游戏以及体育用品等增长4%,非羊毛/棉服装增长40%。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一切都在中国制造,而欧盟和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正是起因于此。作者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国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但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世界过度依赖中国,即使是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产品(如药品和个人防护设备)也是如此。
塞尔维亚《政治报》3月11日报道,由于海运费用激增和集装箱短缺等因素,中国商品在塞尔维亚的价格平均上涨25%。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更多国家、更多人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中国与非洲各国始终携手同行,在一带一路建设、经贸往来、医疗救助、农业合作等各领域始终坚持真实亲诚理念,秉承正确义利观,不断谱写新时代中非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的撒哈拉市场,人潮涌动,似乎找不到新冠疫情的痕迹。提着购物袋的顾客在圣诞打折广告间穿梭,直到在华侨上官博文的店铺入口处测量体温、用酒精消毒,才被拉回疫情仍在的现实。
中欧班列(英文名称CHINA RAILWAYExpress,缩写CRexpress)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印度一些地区,只要中印边境发生对峙,便会出现抵制中国货、砸中国品牌产品的现象。这对印度的部分人来说,像是某种基本的应激反应。但在孟买,情况则截然不同。
为期5天的第8届尼泊尔国际贸易博览会日前拉开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电力设备、农产品、纺织品、日用消费品等中国商品在展会上受到欢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0日说,对于美国此次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影响,目前正在进行评估。初步看,涉及机电、轻工、纺织服装、资源化工、农产品、药品等六大类商品。在受影响的企业中,外资企业可能会占到近50%。
美国150家行业协会6日联合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呼吁不要对更多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并警告加征关税将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并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代表美国制造商、农民、农业及科技企业、零售商、进出口商和其他相关群体的上百家行业协会日前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认为此举会扰乱全球供应链,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全球线上拍卖购物网站易贝(eBay)28日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提高中国商品条码覆盖率,提升中国商品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曝光度和可信度的共识,助力中国制造业走向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显示 2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