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交关系中,中国致力于与中美洲国家共同走向发展与繁荣。这些大型项目将加强中国和萨尔瓦多之间的友谊纽带。
中非正拉开新一年合作的大幕。
近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接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过去一个月,中国在非洲开展忙碌的外交活动,多位高级官员前往非洲大陆,以解决争端、加强关系并对西方最近的魅力攻势作出回应。
在试图将其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扩大到加勒比这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区时,中国决定设立中国-加勒比防灾减灾资金。
中国已经启动了一项外交行动,以推动其结束中东和非洲之角持久冲突的计划,包括在东非举行八国和平会议。上周,中国新任命的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务特使薛冰访问了该地区的六个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则穿越了中东地区。
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处于中东地区利益和全球权力竞争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在伊朗。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这导致中国对该地区的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北京越来越注重平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与伊朗的关系为中国平衡美国影响力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随着美国重新调整与中东接触的条件,中国在逐步扩大影响力,其方式可能会改变中东地区秩序的性质。
北京奥运会从一开始就给所有人,甚至是最不留情面的批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显示了中国优秀的精神特质——责任感和适应力。中国人有效利用赛会加强外交联系,展示本国经济实力和文化成就。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最为明显。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美国早就承诺要将注意力从中东转向东亚。在此背景下,中国、印度等国正在加强与中东国家的联系。
冬奥会是中国展示其成就的又一次机会。中国正在招待数十位出席冬奥会的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新兴世界的象征,也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可能如何合作的象征。
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外交网络:中国拥有276个驻外机构,而美国有273个。半个世纪前,中国向联合国派出了首支外交代表团。如今,它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经费的第二大贡献者。中国外交为其成为每个大国不可或缺的经济伙伴的宏大战略提供了支持。
鉴于中国庞大的地区战略利益,阿富汗的不稳定显然不利于北京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由于阿富汗未来的和平结构不确定,为规避风险,中国可能会继续与塔利班接触。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已从阿富汗撤军。地区大国之间将展开竞争,填补美国撤离造成的真空。其中,主要竞争者是印度和中国。就目前来看,在与塔利班管理的阿富汗建立关系方面,龙(中国)似乎比象(印度)更具优势。
8月15日在塔利班接管喀布尔,美国及其盟国慌忙从阿富汗撤离。与之相反,中国并没有惊慌失措,在一片混乱中显得非常冷静。
中国进一步参与联合国事务,将有助于减缓该机构的衰落。 而且,鉴于美国实力下滑,事实证明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够阻止联合国像国联那样解体的主要力量。
目前,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持续扩大。那么,中国是否会扩大对中东的参与,取代美国在塑造地区秩序方面发挥的作用呢?换言之,中国是否会在中东开展大国外交?
2020年7月,中国启动了与中亚的新对话机制,即“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2021年5月12日,中国在西安举行了“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本文认为,这次会晤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晤在中国举办,即便疫情仍未结束,中亚国家外长也出席了会议,凸显中亚国家对北京颇有信心。这次会晤也展示了中国与中亚打交道时的信心。
在孟加拉国独立之初,中国不承认其独立,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后来,两国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至于现在许多孟加拉国民众认为中国是他们的“全天候朋友”。中孟两国于1976年建交,防务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领域,两国在防务领域的联系是促进其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西方联盟从阿富汗撤军可能会促使喀布尔与北京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始终支持以外交手段解决冲突,推进由阿富汗人自己领导的和平进程,并多次重申不会直接派遣军队。
显示 6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