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奇迹”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讲中文·我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展播周”10月25日—30日在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脸书平台举办。
中国文化企业要加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度,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秉持的价值观,使中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
中国不太会复制西方的霸权模式。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中国的选择是共存,正是因为它认为对话和发展促成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自然状态。
中国文化体验活动4月18日在河内大学礼堂前广场举行。来自河内、海防等省市的学生代表现场体验了剪纸、书法、汉服、中国节等传统文化。
4月18日,四川画家刘正兴在成都与意大利家饰品牌TC品牌(TIME CASA)签约。双方将共同发掘艺术文化魅力,打造贴近百姓生活的家居产品,让高雅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在中国的三十多年,我自己从未感觉有文化冲突,不是因为我很厉害,而是因为我没有文化。”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令现场师生忍俊不禁。12日,第二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潘维廉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题与该校师生进行分享。
27日晚,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中心伯利·格里芬湖畔的北京花园举行了元宵节庆祝活动,中国功夫是其中一个节目。
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为154.50亿美元,同比增长33.25%。作为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新载体,预计未来几年国产游戏出口仍将持续增长,游戏企业“走出去”要坚持精品战略,做讲述“中国故事”的良好载体。
2020年12月3日,第十七届法国电影展映在北京启动。这一活动由法国电影联盟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协办,是一场旨在把更多更好的法国电影带给中国影迷,同时也向法国影人介绍中国文化的电影盛事。
9月12日,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国际友人@Qingdao文旅交流体验活动”开启,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乌克兰、阿塞拜疆5个国家的14名在青“老外”来到青岛文化馆、纺织谷、青岛啤酒博物馆,深入体验传统文化与时尚开放的现代文化交相融合的城市风情。
不久前,意大利汉学家毕罗借助网络平台在云端为书法爱好者们做了一期题为《书法史研究与文史研究:以〈集王圣教序〉为中心》的讲座,反响热烈。自年初从上海返意以来,毕罗已经在意大利南部城市、老家奥斯图尼生活近半年。我见到毕罗时,他正在老家的房子里过着每天写论文、校书样、练习两三个小时书法的惬意日子。
2019年8月,在第十三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上,首次有一位希腊翻译家获奖。他是索提里斯·查理克亚斯,一位用希腊语诠释中国文化的“中国通”。他花费数十年将《论语》《孟子》等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翻译成希腊文,并将《呐喊》《你是一条河》等中国现当代小说带到希腊,让更多希腊人得以了解中国文化。
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的卡琳娜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语嫣”。说到这个中文名,她告诉笔者,这是她在看中国电视剧《天龙八部》时,因为喜欢剧中人物王语嫣的外表和气质,便给自己起了同样的名字。她的中国朋友都说她“人如其名”。
在日前举办的摩洛哥线上全国散打武术锦标赛上,26岁的阿布登比以娴熟、精准、充满力量的表现获得成年组冠军。这次比赛由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与摩洛哥皇家武术协会共同举办,314名来自摩洛哥37家俱乐部的武术爱好者参赛,通过视频展示各自练习武术的成果。
在渝学习、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有很多,他们大多都非常喜爱地道原味的中国文化。为了让更多在渝外国人能够深度体验感受本地最具特色、最有亮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真正学习这些中国独有文化的机会,巴南区主办的2020年“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活动从5月13日起正式启动学员招募。
近日,俄罗斯东方博物馆开启中国周活动,为俄罗斯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提供疫情期间“云上”看展、在线听讲座服务。4月16日晚,茶艺师安德烈在线举办中国茶艺主题大师班讲座。不少观众在直播中留言表示,讲座内容丰富,普及的知识非常有意思。
法国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经过数月修缮后3月2日迎客,以更加丰富的展品、全新场景布置和多媒体呈现方式向观众展示中国文化和亚洲文化魅力。
2020“欢乐春节”系列活动10日在柏林“欧洲中心”大厦拉开序幕。来自中国贵州的歌舞演员和柏林当地华侨华人社团共同献上精彩的文艺表演,吸引众多德国民众欣赏、体验中国文化。
1月3日,中国美术学院“一带一路”上的美美讲堂活动走进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活动中,5名中方师生同几十名越南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一起写书法、剪纸花,体验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显示 17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