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12月26日发布的预测,中国将在203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玛丽亚·阿黛尔·卡拉伊认为,迄今为止,全球秩序一直以美国的权力为基础。中国正逐步扩大在联合国的影响力,加强金砖国家的作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构,并抱有将人民币打造成全球货币的梦想。卡拉伊表示,中国希望改善而非逆转全球化。
西方和中国之间目前正在进行的高层重新接触凸显了这样一种认识:没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没有人能成功。正如耶伦所说,考虑全面的经济分离“根本不切实际”。
中国最新的经济表现燃起了人们对复苏日趋稳固的期待,7月至9月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消费者支出、工厂产出和就业等各项指标均出现反弹。
黄金周的八天假期已经结束,中国人多种多样的度假方式不仅凸显了旅游业的复苏,也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在中国8月份经济数据提供了经济企稳迹象后,摩根大通公司和澳新银行9月15日上调了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这两家机构将各自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提高了20个基点,分别达到5%和5.1%。
如果中国在这个十年的实际年增长率达到4%至4.5%,那么仍可占到全球增长的至少30%。如果中国能够抵御房地产和金融泡沫造成的压力,那么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周期就在前方。
中国将保持其制造优势,同时会进军新兴战略领域,如电动汽车、电信、生物工程、人工智能及其他领域。
中国能否成功应对未来挑战,可能是全球复苏与全球衰退的关键所在。
西班牙“聚焦经济”公司(提供经济分析和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的咨询公司)对2050年之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其结果表明,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将在2034年超过美国。
美国亿万富翁肯·格里芬表示,中国今年可能将支撑全球经济,帮助避免一旦美国陷入衰退可能带来的“糟糕的”增长放缓。
中国在新冠疫情后重新开放,中国经济也正处于复苏时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的最新预测,2023年和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5%和4.5%。在4月公布的《亚洲发展展望》中,这个亚洲智库称中国会以商品和服务需求带动地区增长,同时也会通过全球供应链或价值链助推区域经济。
中国在未来5年都将是最具活力经济体,并准备超越美国。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远超市场预期,扭转连续数月衰退的趋势,也彰显大陆市场活力加速恢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2日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排名第一。
中国美国商会近日发布的对会员企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调整防疫措施后,近六成受访美企已对中国经济前景和营收重燃信心,有73%的会员称不会将供应链移出中国,51%的在华美企称其外籍员工愿返回中国工作。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和其他银行本周提高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把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预期从较早前的5.5%提高到6.3%。
中国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数据出炉后,摩根大通和花旗分析师均上调了2023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超专家预期,同比达到4.5%,而有关疫情的限制措施在2022年12月才刚刚优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结果也证实了统计数据的乐观:不久前还空荡荡的马路,如今已出现堵车,餐馆排起长队,公园和购物中心人潮涌动。
显示 1260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