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全年,面对持续演变的全球疫情和尚不牢固的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有望持续恢复、稳中向好。
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龙头展会、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首都北京开幕。
中国已成为科研领域新的重要强国,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方面超过了美国。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一势头表明,全球科技等级体系正在发生不可阻挡的变化。
中国正在把自己定位为未来产业的领导者,确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实现长期繁荣。
中国的投资主导型增长已经达到顶峰,信贷扩张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回报正在减少,家庭消费将成为决定中国经济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025年伊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化各项行动,加快向现代工业体系的转型,而创新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那些关心实质内容而非只看新闻大标题的投资者来说,中国的经济轨迹可能会提供令人兴奋的机会。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由于认为大中华区仍有很大潜力,新加坡华侨银行正准备利用预期中的贸易和财富流动增长。
彭博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经济预测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中国将是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将超过七国集团所有国家的总和,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亚洲开发银行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增长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朱民表示,根据两国目前的增长轨迹,中国预计将在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逐渐积聚动力,消费者支出和工业产出在今年前两月均有所增长。
汇丰银行首席财务官表示,尽管目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该行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前景“非常乐观”。
与西方的描述相反,中国的经济战略优先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创新。政府增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积极举措展现了其致力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挑战、促进长期稳定的决心。
中国政府将重点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而不是产出的扩张。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数字经济正由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所驱动。
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还没有枯竭,也没有成熟到失去活力的地步。
中国正从出口和生产导向型经济转向国内消费和服务导向型经济,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北京正在大力投资技术和创新,以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从很多方面来看,2024年的中国会鼓舞人心。凭借强劲的经济和不断的技术进步,中国有能力维护其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地位。
中国先是成了世界生产车间,如今又成了几乎所有未来重要行业的全球领先者。世界生产车间仍在运转,只不过这已不再是新闻。
显示 1260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