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快“转”出生产力,创新引擎更强劲;“引凤还巢”做活“雁归经济”,返乡创业促就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创业不断迈向纵深,追梦人奔跑的身影无处不在,“创动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热潮涌动的背后,是“放管服”改革方向指导下,各地不断优化和改善的营商环境。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三季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3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海外专家和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展现出发展韧性与活力。
尽管此前有外界人士对中国经济报以看跌预期,但18日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以扎实数据作出有力回应:虽然第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放缓至4.9%,但前三季度9.8%的增速表明,中国经济仍在复苏轨道上稳步前行,发展韧性和活力凸显。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实现外贸连续15个月正增长。海外舆论认为,最新外贸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凸显中国供应链乃至经济的韧性,有望提高外界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
韩国京畿大学教授刘子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在增益世界经济、丰富治理范式、创造开放共赢等方面贡献了智慧和经验。
开罗大学经济学教授拉沙德·阿卜杜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不仅实现正增长,还持续吸引外国投资进入中国。
展望全年,面对持续演变的全球疫情和尚不牢固的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有望持续恢复、稳中向好。
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龙头展会、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首都北京开幕。
中国已成为科研领域新的重要强国,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方面超过了美国。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这一势头表明,全球科技等级体系正在发生不可阻挡的变化。
中国正在把自己定位为未来产业的领导者,确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实现长期繁荣。
中国的投资主导型增长已经达到顶峰,信贷扩张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回报正在减少,家庭消费将成为决定中国经济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025年伊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化各项行动,加快向现代工业体系的转型,而创新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那些关心实质内容而非只看新闻大标题的投资者来说,中国的经济轨迹可能会提供令人兴奋的机会。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由于认为大中华区仍有很大潜力,新加坡华侨银行正准备利用预期中的贸易和财富流动增长。
彭博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经济预测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中国将是未来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贡献率将超过七国集团所有国家的总和,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亚洲开发银行称,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增长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朱民表示,根据两国目前的增长轨迹,中国预计将在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逐渐积聚动力,消费者支出和工业产出在今年前两月均有所增长。
显示 1267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