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4.5%,超出专家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说,中国将是未来5年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其占比将是美国的两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日将其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维持在5.2%,称中国的重新开放有望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
近日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2023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平均预测值为5.4%。
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古拉·耶罗尼米斯从中国回来后更为乐观。他说:“经济活动和消费正在逐步回升,前景喜人。我带着满满的干劲回来,对第二季度和中期的市场非常有信心。”
企业注册数据显示,在经过三年的艰难困苦之后,中国小企业家们再次挽起袖子,创办更多新企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对中国经济前景作出积极评价,将其描述为全球经济的“绿芽”。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使亚太地区得到提振,预计该地区今年能够抵御全球经济逆风,实现比去年更快的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活动回升,强化了全球经济恢复的迹象。
在中国迅速重新开放的背景下,高盛将其对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预期从5.5%上调至6%。
中国经济继续呈现恢复姿态。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分析人士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为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继1月以来持续好转,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春节假期后工人复工复产,促进生产活动回归正常。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展现勃勃生机。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多家跨国公司加大对华投资力图抢占先机,全球大宗商品也在中国内需反弹带动下行情看涨。低迷的世界经济图景下,中国引擎持续发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带来稳定、提供动力。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认为,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复苏基因”。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更新其全球宏观展望报告,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均由此前的4%上调至5%。
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美企业纷纷押注中国,期待搭乘中国经济复苏的东风,实现业绩增长。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中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经济顶住压力实现3.0%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中国在世界经济体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经济体中增速领先,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显示 1260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