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为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继1月以来持续好转,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春节假期后工人复工复产,促进生产活动回归正常。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展现勃勃生机。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多家跨国公司加大对华投资力图抢占先机,全球大宗商品也在中国内需反弹带动下行情看涨。低迷的世界经济图景下,中国引擎持续发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带来稳定、提供动力。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认为,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复苏基因”。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2.6%,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更新其全球宏观展望报告,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均由此前的4%上调至5%。
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欧美企业纷纷押注中国,期待搭乘中国经济复苏的东风,实现业绩增长。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中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经济顶住压力实现3.0%增长,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中国在世界经济体量排名靠前的主要经济体中增速领先,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境外媒体近日报道了多场在中国举办的相关经济类活动,体现出对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后的经济复苏的积极态度。
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已为2023年的反弹做好准备。
麦肯锡大中华区高级合伙人乔毅说,外国投资者不要过于执着地寻找“下一个中国”,因为“下一个中国仍是中国”。
2023年伊始,一批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正提前谋划、主动布局,以科技创新的活力向全球市场进发。
中国2月经济活动加速,许多居民结束春节假期重返工作岗位,导致大城市道路出现拥堵,餐厅和商店则收入增加。中国道路拥堵显示经济加速恢复。
春回大地,中国各地展现出抢先机、促生产、开新局的良好态势,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社会活力持续释放,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进一步彰显。
1月25日,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拉希德是报告领衔作者。在评论中国经济前景时,拉希德表示,2023年中国“将在推动全球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经济具备了复苏的必要因素,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前景。”
消费需求对2023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称,预期中国经济将加速复苏,今年实现5.7%增长。在中国提速、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中国富裕的中产阶级又开始购物了。3年来,他们在经济上没什么作为。现在,一切已经过去了。防疫政策放开不到两个月后,信心已经回归。
随着消费者回归、商业活动正常化和信心改善,中国经济在2023年似乎有可能实现体面的复苏。
鉴于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后负面影响小于预期,加之商业活动加快复苏,分析师正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显示 1248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