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经济保持稳定恢复。近日,世界银行、惠誉、标普等国际机构纷纷对2021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作出积极预期。
针对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发布报告说预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8.5%,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日表示,世行报告再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中方欢迎各方积极融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世界银行6月29日发布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8.5%,全面的经济复苏有赖于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
随着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多家国际评级机构和专业媒体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作出积极预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奥斯特罗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存在三大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无法回避,还因新冠疫情而加剧。
16日出炉的经济“账单”表明,历经疫情冲击,快速复苏反弹的中国经济继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从全年看,受全球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仍需巩固,但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
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1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6%。在当前全球疫情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形下,我国前5个月对外贸易稳健复苏、韧性十足,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有显著增长。
“中国+1”战略最初由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即转移部分产业链到第三国。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冲击全球产业,加速推动企业落实“中国+1”战略,分散产业链风险已是许多跨国企业的共识。不过,“+1”战略听上去“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它不是单纯的一道加减乘除数学题,而是夹带着许多考验和挑战的综合题。
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8日发布分析报告称,自2021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有所增强,复苏面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下半年中国经济仍将受国内的政策和强劲的外需所支持。
今年前5个月中国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近三成,持续保持进出口稳中向好态势。海外媒体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强劲势头,将持续带动世界经济恢复。
每个投资者都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包括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与西方政治紧张关系加剧,再加上中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这一点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我将概述中国经济崛起的5 个最重要、最容易被误解的方面。
始于2020年的最近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呈现出各国经济普遍下行的特点。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采取抗疫隔离措施,其经济运行条件在2020年发生改变,供给和需求双双出现短暂休克。即便如此,中国仍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28日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企业销售收入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经济持续恢复,消费、投资稳步向好,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持续加固。
文章说,鼓吹“安全”威胁的言论往往忽略经贸往来的复杂性和共赢性质,倾向“毒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尤其在大国关系中,其制造的紧张局势可以从经济领域迅速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而产生意识形态甚至武力对抗的威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5月31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5%,较今年3月份的预测7.8%上调了0.7个百分点,这一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凸显了经合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信心。
保加利亚著名财经媒体《经济》前不久以《中国是一支不可阻挡的力量》为题,刊发了保加利亚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专家亚娜·科列娃的文章,指出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地缘经济力量。
去年,在主要大国中,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最快。美国挣扎了更长时间,今年将迎来新冠疫情后的更大复苏。
商务部1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公布了一系列数据,从中可以感受中国经济动力与活力。
当得知在对世界而言具有灾难性的2020年中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时,人们开始好奇并探究这个国家拔得头筹的原因。人们随后发现,其吸收外资的进程还在以越来越快的创纪录速度持续。例如,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9.9%,达到3024.7亿元人民币。
近期,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收官,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成绩单”亮相。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上市公司中的实体企业盈利增速“跑赢”了金融企业。
显示 1260 条中的 501 到 5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