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比前一个月上升1.7、1.6和1.8个百分点,均位于扩张区间。
在连续5个月收缩后,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5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升至53.9%,小型企业PMI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折射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发展预期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2日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大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大机遇,外国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也必将赢在中国。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海外嘉宾和国际观察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升级、动能强劲,展现强大韧性与确定性,世界期待聆听中国声音、借鉴中国方案,携手创造共赢新机遇。
美国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28日发布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中国经济正以“强劲”的基调结束第一季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24日上午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发展动能亟待增强,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发展自身,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商业机会。
作者认为,需要对中国经济进行客观分析。西方经济学家对西方的经济都不完全了解,更不用说中国经济了,西方国家本身也存在很多根本问题。
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引发企业界关切。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不仅是中国的好消息,对匈牙利和全球经济来说也是好消息。
汇丰银行首席财务官乔治斯·海德里日前表示,中国经济正在迈向更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经济增长,汇丰银行非常看好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德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投资环境,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因不在中国发展而失去全球竞争力”。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塔里克·苏努提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经济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引擎,在造福中国民众的同时也为全球增长作出了贡献”。
多国人士表示,中国经济以自信务实的态度,夯实稳中求进的发展基础;以勇于进取的创新,积聚澎湃不息的发展力量;以合作开放的胸襟,谋划互利共赢的发展愿景。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并长期看好中国。”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全球知名叉车制造及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商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布·史密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国经济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埃及投资者协会联合会经济顾问穆塔西姆·拉希德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实现国民福祉,中国的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为国家服务。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所有人受益。
认为澳大利亚能够阻止中国崛起的想法是荒谬的。澳前总理基廷曾讽刺说,澳大利亚所能做的一切“就像朝一座山扔牙签”。
2023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
显示 1260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