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中国从非洲进口了大量关键矿产,这将促进中非之间的贸易。
中国政府有多种政策工具来引导和支持经济。现在大肆渲染“中国崩溃论”还为时过早。
由于其庞大的基础和生产力渠道,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发展,呈现多样化和澎湃活力。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彰显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
记者近日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了解到,多个最新出炉的高频数据指标显示,随着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年终岁尾,中国外贸顶住压力,尤其是来自海外多重重压,持续回稳向好,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中国经济在2023年仍保持强劲、稳定和可持续。此外,由于其庞大的基础和生产力渠道,它将在2024年及以后进一步发展,多样化和坚定向前。
多家外资机构认为,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消费回升、企业盈利改善以及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等一系列积极信号的释放,明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
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13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围绕“全面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定不平凡——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3日发布的《2023年亚洲发展展望(12月版)》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高于9月预测的4.9%。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提振了全球增长信心。
国家副主席韩正12日在北京会见英国力拓集团董事长鲍达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负责人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及国际贸易中心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以来,上述国际组织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普遍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外贸态势稳中向好。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负责人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普遍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持乐观态度,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赋予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极大提振了全球商界的信心。
中国正试图摆脱以房地产为基础、债务驱动的经济模式,这些结构性变化支撑着中国对原材料持续的巨大需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9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低于上次预测的3.0%。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
15日发布的前10个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显示 1260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