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负责人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普遍对中国经济基本面持乐观态度,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赋予中国经济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极大提振了全球商界的信心。
中国正试图摆脱以房地产为基础、债务驱动的经济模式,这些结构性变化支撑着中国对原材料持续的巨大需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9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低于上次预测的3.0%。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
15日发布的前10个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但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还要付出更多努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与此同时,也关注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展。相关表态背后,释放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积极信号。
埃及阿拉伯研究中心顾问、国际关系和政治经济研究专家阿布·贝克尔·迪卜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各项举措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高盛、瑞银等外资金融机构近日发布各自对2024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保持复苏、投资持续加码、出口得到改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日前表示,由于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强于预期以及中国政府近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家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5日表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通过市场体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中国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了自由贸易区(FTZ),自贸区在中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最新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经济金融政策释放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鲜明信号,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多位海外专家也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面对外部脱钩断链围堵多重挑战和内部需求供给预期等方面压力,2023年中国经济是否还行?对此,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经济的增长是持续的。”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增长态势展现出了发展韧性和潜力。
临近10月收官,最新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释放了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鲜明信号。
“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好于预期,我们也适时上调了对今年GDP增速的预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过去几年超越韩国和德国后,中国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04亿人次,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64%……中秋、国庆假期刚刚过去,多个部委相继发布的数据,折射出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良好态势。
9月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200万辆整车从生产线上驶出。相比第一个100万辆用了两年多时间,第二个100万辆仅用不到13个月。
美国全球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珍妮·约翰逊日前在一场国际会议上表示,有关中国投资机会已经消失的说法言过其实,所谓“中国悲观论”被夸大了,“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波动,但等时机成熟后,就会如同一条橡皮筋一样恢复如初”。
中国英国商会副主席陶克瑞(外文名克里斯·托伦斯)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期发布的多项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中国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经济恢复势头更加明显。
显示 1265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