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层会晤及其后续关系发展对东南亚具有重要意义。
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策略有可能重塑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从而损害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
中欧人士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应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凝聚合作共识,妥处分歧差异,共同开辟中欧关系下一个更加坚韧自主、更加成熟稳定、更加目光远大的50年。
王毅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就在这里,我们愿向世界各国包括向希望同中国合作的欧洲国家张开臂膀,分享机遇,共同呵护好人类唯一居住的星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巴黎大区工商会联合主办的2025第十一届欧洲论坛6月30日在巴黎举行,吸引近百名中法两国政、商、学界人士参会。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中欧外交政策选择及中欧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必须保护自己免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减少对美国等不稳定贸易伙伴的依赖。在欧盟内部,桑切斯代表了一种高质量的声音,可以促进再平衡,实现欧盟与中国关系的解冻。
卢森堡国民议会议长维斯勒24日晚在出席“欢乐春节·感知中原”活动时说,卢森堡与中国多年来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中欧应平衡相互依存关系。欧盟不应寻求与中国脱钩,而应专注于通过差异化和更现实地协调利益来降低供应链风险,更好地保护地区安全和主权。
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约翰·卢卡奇研究所研究员埃斯泰豪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轮值主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成成员国之间的妥协和共识。在这方面,匈牙利可以有效地改善中欧关系,为中欧关系发展带来机遇。
中欧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全球伙伴关系。
2030年,中欧原材料供应链将会是什么样子?本文概述了三种可能的情景,说明了不同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及它们可能对中欧供应链产生的影响。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格局复杂深刻演变,世界舞台风云变幻。新华社海外七大总分社社长带您速览过去一年的地区大事,展望未来一年的国际大势。
仔细观察欧盟的行动就会发现,它不希望出于政治原因升级贸易紧张局势,甚至可能愿意与中国磋商达成解决方案。
欧洲越来越依赖中国的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说法,但这个概念在整个欧洲大陆是如何理解的呢?今天的欧洲显然正在寻求开放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在相互依赖带来的好处和减少依赖的脆弱性之间。这不仅仅是一个与中国有关的进程,它还将从根本上影响与中国的关系。
如果在未来几年俄罗斯继续被视为对欧盟的主要安全威胁,那么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会越来越不关注价值观或经济竞争,而是关注中国与欧洲地区安全的相关性。
战争重新回到欧洲之际,欧洲应当找到合适的态度与北京对话。封闭且实施了新冠清零措施的中国,最终会重新开放边界。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立场,以便中国能继续成为我们潜在的、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双方的关系就是要更加平衡、实现双赢。
显示 9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