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以及欧美对华政策的转型,中国因素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应对中国崛起、巩固跨大西洋关系以及维护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欧美加快了对华政策协调的步伐,试图围绕意识形态、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以及全球治理等议题协调共识并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欧盟的定位是将欧盟视为多极化世界中重要的一极,以及制衡美国单极霸权的潜在力量。因此,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联合欧洲制约霸权国家的行为,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对欧战略的重要原则。
由德国社民党领导的三党联合政府将于8日宣誓就职。而作为德国准外长的贝尔伯克近期接连放话,要把人权放在德国外交的中心位置,并称在与中国和俄罗斯打交道时会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她还呼吁欧盟27个成员国要对华采取一致政策。
在地缘政治变化和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在近两年中经历了二十年来少见的麻烦不断和起伏不定。概括而言,中欧在经贸上的相互依存格局仍稳,但政治和外交摩擦增多;中欧在双边、地区和全球事务上的共识基础尚在,但分歧和矛盾被日益放大;中欧作为战略伙伴的合作空间很大,但被导向竞争甚至对抗的风险上升。
中欧关系本来应该比预想的更好,但遗憾的是,双方关系陷入了僵冷期,短期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2021年6月14日,北约第32次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这个走过了古稀之年的军事集团在其峰会公报中处心积虑,首次正式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搬出一系列牵强附会、杞人忧天的理由,大段渲染所谓“中国问题”,大有磨刀霍霍、兴师问罪之势。这样的姿态和逻辑自然引发国人的警惕和反驳。
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因素和少数成员国的利益。然而,内外部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中国作为经济竞争对手的崛起,促使欧盟重新评估其对该国的态度。中美之间的竞争使欧盟与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尽管拜登政府表示热衷于与盟友共同“对抗”中国,但欧盟对此表现出的意愿有限。
中国促使全球意识形态多元化和多样化,是中国崛起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随着中国牵头的国际合作论坛的建立,中国的决策者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思想和理念的塑造者。
欧洲议会暂停执行在2020年最后时刻达成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让欧盟在面对中美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中处于更弱势的国际地位。这种行为只能向国际伙伴表明,欧盟在如何与中国达成协定方面缺乏清晰坚定的立场。
尽管欧盟没有签字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这个倡议仍会促使布鲁塞尔和北京探索在“丝绸之路”及周边开展进一步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因为中国已经在寻求与签字国共同保护“一带一路”项目
欧盟同时把中国定义为潜在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至关重要的是,欧盟不允许欧中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去主导其他方面。这种多管齐下的缓和战略或许是欧洲的天然模式,但欧洲也需要认识到其讨价还价能力的局限性。
欧盟试图收紧对外国投资的规定,并因新疆问题推迟批准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协定草案。这样的做法正危及应关乎贸易而非政治的强大经济伙伴关系。
欧洲对北京的立场正在变得强硬。最大的转变可能还没有到来,民调显示,德国绿党有望在9月的大选后在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增加了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可能性。
欧盟在自身声誉受损且行动受限之际大肆抨击中国。欧盟对中国实施出于政治动机的制裁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很多分析认为,人们常常误判制裁的效果。我们不能认为制裁将带来改善欧中关系,从而创造对中国施加影响力的机会。
尽管中欧投资协定的目的是改善中欧关系,但随着欧盟试图在价值观与经济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欧盟批准该协议的过程最终将导致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并创造新的贸易壁垒。从这个角度来看,宣布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而言是胜利还为时过早。
人权领域的尖锐分歧让当前的中欧关系更为复杂,美国的推波助澜则让中欧关系更加微妙。是在美国的拉拢诱压下甘心入套、火中取栗,在中欧分歧领域“愈挫愈勇”、纠缠不休,还是理智收手、坚持自主,与中方一道有效管控分歧并积极促进合作,将是对欧盟建设“战略自主”能力的重大考验。
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重新)崛起正让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美国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对这种地缘政治权力转移作出了反应,并将其战略重点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亚洲。中国的崛起以及华盛顿的回应,都对欧洲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要求欧洲重新思考,因为如果情况改变了,政策也必须改变。
美国和欧洲的利益不再相同。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对欧洲与其说构成威胁,不如说带来机遇。给欧洲构成威胁的是,华盛顿拒绝放弃其全球霸权并试图阻止北京的进一步崛起。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合作,将为欧洲尤其是德国提供大量的增长机会。
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终在2020年底宣告完成。通过这项旨在开放市场而不是封闭市场的独立对外经济政策,欧盟赋予其 “开放战略自治”新的含义。该协议对欧盟来说是成功的。
显示 9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