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开行破万列。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欧班列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阀”。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日表示,在双方高层的政治引领下,中欧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今年前10个月,中欧贸易额达到7114亿美元,增长6.3%。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欧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近日,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迎来新的喜讯——开行量突破1万列!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局势动荡、全球流通不畅的背景下,这个消息振奋人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中欧班列蓬勃发展,已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阀”。
中国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6日发布消息,今年年初以来,珲春铁路口岸货运量大幅增长,共查验进出口货物逾200万吨,其中出口7万余吨,同比增长300%,推动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发展。
这些天来,主张西方同中国进行经济交流、以此促成政治变革的“以贸易促转变”口号在现实面前再度碰得粉碎。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国西部的新疆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31%。
欧洲统计局官网6月15日消息:2021年前4个月,欧盟对华贸易额为2133亿欧元,增长22.3%。
历时8年谈判达成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1日正式生效。欧洲各界人士认为,这一协定将更好保护一系列中欧知名品牌,对促进中欧经贸合作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明镜》周刊2月17日援引欧盟统计局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盟与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额分别为5860亿欧元和5550亿欧元。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恢复的速度明显快于美国,为欧盟国家提供了众多抗疫产品。
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对中国而言,在2020年底前完成谈判是成功的,尤其是考虑到其仅作出了有限让步。这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对欧盟采取的虚假信息行动以及对捷克、立陶宛、瑞典和其他成员国的外交攻势没有对中国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表明欧盟委员会易受中国扩大其在欧盟邻国影响力策略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欧经贸往来经受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韧性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欧各界人士表示,中欧贸易保持活力,对双方及世界经济都是积极信号,共建“一带一路”为中欧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与欧盟间的贸易争端对韩国具有特殊意义。中欧贸易争端的加剧会不可避免地给韩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韩国必须通过建立全面的替代措施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如利用贸易争端中出现的利基机会、全球价值链重组与出口市场的多样化。
欧盟27日发布贸易统计称,2017年,美国与欧盟贸易总额为6310亿欧元,占比达16.9%,仍位居首位,但比重较前两年(18%)有所下降;中国与欧盟贸易额为5730亿欧元,占比由2000年的5.5%快速增至15.3%,进一步逼近美欧贸易。
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如今再添一条通途,“跨里海东西贸易运输走廊”已经全线贯通并继续不断发展。这条贸易运输干线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通往土耳其、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黑海沿岸国家,全长约6500公里。
重庆是首条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诞生之地,自2011年开通以来,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成为中国首个突破千列的中欧班列。
从我国的港口往北航行,经白令海峡过东北航道到达北欧,这条被称为“冰雪丝绸之路”的新远洋航线开通后,我国远洋货轮可以更便捷地抵达欧洲。
《厦蓉欧班列国家物流新通道建设工作方案》日前公布。根据这一方案,今年厦蓉欧班列计划发运100列、4500个集装箱,货值4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年对开2000列、8万个集装箱,货值783亿元。
中欧班列是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统一品牌和标识,目的是将中欧班列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物流品牌。
显示 1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