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关键时刻,澳中两国需要相互理解,需要求同存异。打造与中国相关的能力和促进合作对于确保澳大利亚未来繁荣至关重要。
中国对澳大利亚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未来,人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投资于今天的跨文化青年对话。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商业代表在北京举行了2018年以来的首次面对面战略对话,双方都在寻求深化经济关系。
澳大利亚需要把更棘手的问题搁置一边。我们需要认识到,捶胸顿足式和扩音器式的外交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在我们使用别人的扩音器时。
在宣布要“站起来”对抗中国的四年后,澳大利亚正在努力应对政策和氛围的急剧转变所带来的经济与政治后果。这种转变导致澳大利亚与北京的关系陷入了几十年来的最低谷。
莫里森政府正毫无必要地挑衅中国,肆无忌惮地引领澳大利亚走入战略死胡同。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它现在成为可以与美国比肩的强国,甚至有可能比美国还要强大得多——这对抱持美国必胜信念的人来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澳中关系似乎陷入了精心策划的螺旋式下滑。仅在过去一年,两国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针对对方的诉讼,两国高层外交仍被冻结。中国对澳大利亚重要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与此同时,喜欢谈论时政的闲聊阶层激起了人们对可能爆发一场地区战争的担忧。而他们的这种做法毫无助益。
许多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将领和记者都在煽风点火,疯狂地谈论与北京“极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为了世界和平,这些人应该长大和闭嘴。
澳大利亚上周下令对它的供应链进行紧急评估,因为它越来越担心供应链容易受到中国的干扰。该委员会将会发现,澳大利亚依赖中国的商品分布非常广泛,以至于不可能制定任何具有可行性的替代战略或供应链复制战略。
从澳大利亚角度看,美国应寻求与中国共存。这种共存应以双方都能接受的规范和规则来构建。这些规范和规则应平等地适用于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大国。要实现这点,美国必须比过去更加遵守法规。中美两国越遵守这种基于规则的秩序,两国间的冲突就会越小,世贸组织和《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也会随之复苏。
澳大利亚两名议员日前表示,澳大利亚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巨大受益者,试图解除同中国在经济上的联系就是“自毁行为”。
对许多坚持唱反调的人来说,对待中国唯一的出路是冲突。然而,还有另一条出路。建设性的、积极的共同努力是无止境的。让我们集中精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欢迎合作,并坚持下去。
随着澳中两国关系日渐疏远,人们可能会呼吁通过体育运动来帮助两国关系摆脱困境。体育外交是一种缓解紧张局势的有效途径。在谈判中,外交官或商人往往坐在桌子的对面进行谈判。但在澳式橄榄球比赛上,他们却可以坐在一起。
近期,澳中关系日趋紧张。为反制澳大利亚不当行为,中国先后对澳产牛肉、小麦、葡萄酒施加了贸易限制措施。尽管形势严峻,但澳中贸易关系似乎并未完全破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人认为澳大利亚应变得更加自给自足,这意味着该国要降低从中国的进口水平。然而,从长远来看,保护主义上升不会扩大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相反,这只会阻碍澳大利亚寻求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贸易机会。
中国似乎从疫情中崛起,在地缘经济地位上变得更强。因此,中国将努力在如何调整其在印太地区的外交政策目标中找到战术优势。对于中澳关系,中国将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希望获取澳大利亚的战略矿产和农业资源,及其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澳大利亚临近地区,将成为中澳竞争的重要地区。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可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学习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乍看之下,日本似乎不太可能成为澳大利亚外交灵感的来源。毕竟中日之间存在着中澳之间没有的历史和领土纠纷。但是,日本似乎解决了日澳两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在一个日趋不确定的美国和自信的中国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属于保守派自由党的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5月份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中出人意料地获胜,连任成功。这意味着该国的外交政策得以延续。莫里森9月份访美一事证实,澳大利亚旨在加深与美国的战略联盟。同时,澳大利亚与中国保持全面的伙伴关系将变得更加艰难。
中国崛起帮助澳大利亚变得富有,但也对澳大利亚的价值观、利益、联盟乃至其身份构成挑战。当澳大利亚发现与一个目标似乎与自己不同的大国在许多层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可以怎样应对?新的应对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是,果断转变,去更好地理解当代的中国,更多地接触中国人和组织。
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增加的新购买力将超过印度、印尼、日本和美国的总和。文章认为,中国不会过度利用澳大利亚对它的经济依赖来惩罚该国,因为过度惩罚会引火烧身。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的最佳供应商。因此,当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变差时,正是两国间的经济联系稳定了中澳关系。
显示 4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