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日均访问量达到500亿次量级,每秒钟售出1000多张车票……作为全球最大的实时票务系统,铁路12306的“成绩单”十分亮眼。它的成长离不开一位“客票人”。她是单杏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中国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
中老铁路的顺利运营离不开铁路人才,尤其是老挝段对属地化人才的培养。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多批次招聘老挝员工,通过举办各类岗前培训班、技能提高班和“一对一”导师带徒、技能比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铁路人才,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来,记录者们用镜头与笔传播着中老铁路惠及当地人民的故事,见证中老铁路的发展变迁。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这是一条承载希望的铁路。通车运营3年来,黄金线路为沿线带去变化,也让“老挝同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互联互通”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自8月23日玉溪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常态化开行以来,研和站便成为云南省内第二个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始发站,截至10月11日,已累计发运46列,发货1224柜34583吨。
12月3日,“沿着中老铁路看云南改革发展”采访团走进磨憨站时,“大美新丝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周年成果展示”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参与中老铁路建设、开发、运营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齐聚一堂,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12月3日,“中老友谊·星耀澜湄”中老铁路三周年纪念班次开行。同时,星光列车品牌宣传片《南方以南》在昆明站发布。
12月3日,一趟满载450吨老挝香蕉的“京滇·澜湄线”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自老挝万象抵达北京市平谷区,为京津冀市民带来餐桌上的新选择。据悉,该班列今后将正式开启一月一趟的常态化运行模式。
在中老铁路上,变配电所基本都分布在崇山峻岭中。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的“心脏”,它将220千伏高压电转换为27.5千伏的电能,输送到接触网上供机车使用,要想保证优质稳定供电,就要检修维护得非常仔细,保证变配电所运行状态良好。
新鲜橡胶原本自带一股刺鼻的气味,但因为橡胶种植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老挝的农户常常打趣说:“橡胶的味道,是致富的味道。”
2024年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三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300万人次、运输货物4830万吨,“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有力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
“促进共同发展,共谋美好未来。”近日,老挝云南商会会长郑宏更新了微信朋友圈。2024年9月,昭通市和老挝川圹省正式确立友好城市关系,双方秉持自愿、平等、友好、互利的原则,愿在经贸、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多领域合作。
北京永信恒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义从事老挝香蕉进口到北京的贸易已有十余年。中老铁路通车以来,张忠义的事业更加蒸蒸日上,他也见证了中老铁路上进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
中老铁路不仅承载着两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更见证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故事。位于老挝乌多姆赛省孟阿县会富莱村的中铁八局磨万项目部,便是这些故事中的一抹亮色。
随着中老铁路通车以及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老挝双龙公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3年来,公司业务迎来了井喷式增长,业务板块迅速扩大,一系列变化也随之而来:新招了员工、新购置了大巴车、新设计了各类深度游产品……
在中老铁路万象运营管理中心的机车检修基地,跨越国界的师徒情深故事比比皆是。
2022年10月,老挝人孟达威到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如今,在昆明上学的老挝留学生有上千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通后,我和身边的朋友们都很开心,因为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孟达威说。
三年来,中老铁路这条“黄金大通道”不仅为两国民众便捷高效出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更是填补了老挝本土现代化铁路人才的空白。
“今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中老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被评选为民生改善类的19个‘小而美’国际合作最佳实践之一。”负责中老铁路老挝段外部供电项目生产运行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刘晋孝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2021年12月3日至2024年12月3日,1096天来,中老铁路为加快搭建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显示 558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