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蓝莓这颗小小的浆果,云南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与国际先发技术企业“亲密接触”,推动产业升级的跃迁。
1月15日下午,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1月17日-19日,新春文化主题活动走进了东帝汶、印度尼西亚。此次活动由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中国驻印度尼西亚登巴萨总领事馆、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支持。
1月17日,曼谷的夜幕缓缓落下,“金蛇‘乐’动共团圆——中泰友谊金色50年·蛇年新春歌会”拉开帷幕。
“一江情・一家亲”新春文化走进泰国系列活动期间,“一家亲”春节主题风物市集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剪纸、茶叶、咖啡、鲜花、扎染、银器、书法、吹糖人,还有非遗手工艺品、特色布包等30余种特色展位,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年味。
1月15日,“一家亲”春节主题风物市集在老挝万象热闹开市。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1月18日,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泰中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实现了长足发展,在这半个世纪的友好交往中,双方合作不断深化,涌现出许多新亮点。
建立辐射中心“1+5”工作框架,构建以辐射中心为引领,深化产业园区建设、大通道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口岸经济建设、边境高质量发展等5方面核心内容的辐射中心建设体系,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设完成,到了成果井喷的阶段。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协同中国计量科学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有关单位,主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讲师、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中方联络人李正阳认为,云南省致力于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展望中老合作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未来前景,云南需牢牢把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坚持经贸发展与人文交流并重,以交通、经贸、旅游、文化为复合抓手,盘活各方面优势资源,为实现中老民心相通贡献云南力量。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至2024年底,昆明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6384份。
连日来,中老铁路首批保税化肥陆续从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出库,运往云南省各地农资企业进一步加工成复合肥,为2025年春耕蓄力。
近年来,云南与柬埔寨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滇留学的柬埔寨医学生不仅学会了专业技能,还了解了中国医疗体系建设和发展情况,他们正用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造福柬埔寨百姓,为推进柬中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不断贡献青年力量。
1月10日,云南省庆祝中越建交75周年招待会在昆明举行。
近日,一列载有15吨老挝产中药材鸡血藤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经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现场检疫监管合格后从磨憨铁路口岸顺利通关,这是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首票中药材。
艺术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云南聚焦文化走出去,通过举办跨国演出、文化周、艺术节等人文交流活动,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斑斓之中绘就心手相连的友谊画卷。
1月5日,“一江情·一家亲”2025德宏州中缅边境地区跨国迎新晚会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环山工业园片区举行。
1月5日,2024中缅瑞丽—木姐跨国马拉松在瑞丽盛大开赛。上午8时30分,专业选手、行业代表、健身达人、青年学生、三口之家……来自中国、缅甸、英国等多个国家的9029名参赛者,其中包括457名缅籍跑者,如彩虹瀑布般涌入赛道。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有一种独特而古老的绘画艺术,名为保巴画。这一艺术形式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和图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宗教、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2024年,云南省侨联着力用好云南的“侨缘”,汇聚“侨力”,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积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显示 72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