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位于京滨工业园的海纳川海拉(天津)车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戴着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在各自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公司主要为北京奔驰提供整车全套的照明解决方案,是武清智能制造产业的突出代表。
夏日,位于保定市定兴县的喜之郎集团河北基地自动化立体仓库里,一箱箱果冻制品正在系统的提示下被输送至相应的货位。河北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占水要介绍,该自动化立体库24小时最大出入库能力可达40万箱。
石家庄海关19日消息,为保障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石家庄海关统筹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名单,实现三地海关互认,建立统一绿色通道,确保“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口岸进口货物进入国内生产流通领域时效。
记者18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近期出台的赋能商协会发展的"1+8"政策体系,鼓励省外来皖设立异地商会,支持安徽省商协会与沪苏浙、大湾区、京津冀、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等商协会和国际商协会加强交流合作。
记者从22日举行的“天津自贸区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底,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天津自贸区”)市场主体累计达7.9万户,是自贸区成立前的3倍。
记者从天津市金融局获悉,近日,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成功为一家网络科技企业办理了一笔金额约15万美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项下远期锁汇业务。
4月1日,北京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这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的。
随着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执行视频转播工作的一批暂时进境大型转播车也完成了使命,以海运方式于2月25日复运出境。这是首票北京冬奥会参赛国家(地区)奥委会的出境物资,也标志着冬奥物资出境正式拉开帷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天津海关发布京津冀地区外贸进出口发展情况。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8年来,天津海关积极深化与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协作,实现三地海关通关监管协同,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致力打造“京津冀最便捷出海口”。据统计,2021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4.93小时、0.74小时,同比分别压缩17.3%和48.6%。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技主管部门9日共同举办“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第三期)”视频签约活动,三地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2021年,京津冀进出口总值达4.44万亿元,同比增长26.4%,高于全国外贸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4%,占比较前一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26.9%;进口3.14万亿元,增长26.2%。
记者18日从天津海关获悉,据海关统计,2021年京津冀进出口总值4.4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4%,高于全国外贸增速5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30日在京举办的2021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拟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并将首次由文旅部与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
从天津海关了解到,今年1月到11月,京津冀进出口总值达4.03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1.4%,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12月22日,天气晴朗。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程——厂通路北京、河北段同步开工建设。厂通路通车后,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通行距离将明显缩短,往返京冀两地有了更便捷的选择。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稳步推进的一个最新缩影。
自中老铁路12月全线开通运营后,一辆满载轮胎、机械设备、日用品等货物的国际班列22日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将一路向南,通过中老铁路直达老挝首都万象。这是石家庄首条至东盟的国际线路,也是京津冀首趟中老(泰)国际班列。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19.33,与2014年相比,年均提高3.22点。
12月7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共同举行“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签约仪式,发布特色试点产品——“冀链通”。作为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区域,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同步与廊坊银行签订《“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试点合作意向书》。
为推动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活动成果深化落地,实现三地安全应急产业协同发展,12月1日,由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年京津冀应急产业对接活动在河北石家庄举行,逾600名来自京津冀应急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高层参加。
显示 11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