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贸易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仍然是全球“关键供应商”,全面脱钩“极其困难”。
新加坡企业正摆脱短期不利因素,着眼长远,继续开拓中国市场。
如果西方国家想要确保他们经济脱碳所需的锂,需接受中国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企业谋求供应链多元化而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中期内不会削弱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的地位。
国际经济走廊一直是全球性论坛讨论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亚洲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各种区域合作倡议下寻求建设这样的走廊。这彰显跨国互联互通对促进贸易、投资和区域合作日益重要的意义。
本文讨论了改善资源利用和减少森林损失的成功因素和有利条件,提供了最新证据基础,为可追溯性和透明度方面协作讨论和行动提供信息和推动。
本文从伙伴国、产品和模式等方面记录过去40年美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模式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发达国家实施相关政策,推动国内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国仍将主导全球绿色能源技术产业,直至本世纪30年代。
美国政府正在调动大量资源,以解决该国能源矿产供应链中脆弱性。
作者分析了数字技术如何支持供应链弹性和敏捷性,探讨并解释了供应链弹性的各个维度、阶段和策略,并就如何最好地帮助企业实现其数字潜力以提高供应链弹性提出建议。
美国不能仅仅通过回流来满足生产需求。为取得成功,需要采用一种全面战略、灵活方法来提高供应链弹性。
普华永道7日在中国18个城市同步发布《在华跨国企业高管洞察:亚太供应链重塑》调研报告。调研发现,大部分受访在华跨国企业高度认可中国供应链的独有优势,仍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全球制造枢纽。供应链的重构与再链接中蕴藏着巨大机遇,依托强大的贸易合作关系网、前瞻性的政策导向、持续提升的综合经营能力等优势,中国企业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
德国和欧洲企业严重依赖金属进口,因为欧盟自身的金属储备非常有限,回收利用无法满足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对金属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因为绿色能源和电动汽车转型、数字化和其他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地缘政治发展影响供应安全。欧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在复杂的多层金属供应链中实施这些措施并非易事。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积极扩大开放,为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沙中商务理事会主席、沙特阿拉伯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对世界经济意义重大,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2023年,全球贸易将继续面临多重挑战,通胀和高利率、债务危机和地缘政治摩擦将拖累许多经济体。
供应链融资是金融世界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但现在是时候增加供应链融资的深度了。需要将供应链融资延伸到更远的链条,延伸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促进增长的小企业。
新年伊始,港口愈加繁忙。满载木薯淀粉、纯碱等产品的大型船舶靠港作业,货物装卸完成后又立即驶向越南,这是近来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繁忙作业的一个缩影。去年底以来,北部湾港的钦州港、防城港、北海铁山港等迎来生产高峰,到港船舶明显增多。
未来供应链将利用人工智能来自动规划系统设计,并识别能够以成本效益和敏捷方式应对风险和中断的弹性网络。
显示 296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