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仅以地域为范围来界定“一带一路”项目和企业既不符合“一带一路”官方文件的要求,更不利于“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依据“一带一路”官方文件的内容,整理出其中对中国企业的新要求,并归纳为中国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使命。
需从“一带一路”官方文件中归纳其对中国企业新要求,从要求中制定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范和准则并设计出指标体系,最后才能判断,什么项目和企业才是“一带一路”的。
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一些思潮正在泛起,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从世界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进入“平庸增长期”,而“一带一路”将带来新的动力。从国际机制角度看,全球治理存在严重赤字,“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提供的可行方案。而从参与主体看,“一带一路”具有开放性,能助推不同国家地区协调发展。
为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情况,本刊对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讲席”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学术连线”(CEAN)主任王义桅进行了专访,王义桅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开创新型全球化的重要途径。该倡议将实现中国从追随者到参与者再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同时,中国在推行该倡议的过程中面临国内外的双重质疑和诸多挑战。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调动多方主体。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方式以及推进思路也亟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变。本文在梳理“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进展基础上,结合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探寻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的逻辑、思路及策略,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多年来,通过与来自各国政府、智库、学术界以及在较小范围内的公民社会和企业的不同角色的互动,管理全球治理在知识创造、政策对话和培训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活动。两项由德国发展研究所委托进行的独立评估,以及合作伙伴的大量声明,提供了证明管理全球治理计划已经实现了既定目标的大量证据。
为了为自信的德国和欧洲政策发展战略,应该系统性考虑中国当前的全球政治方法。基于中国的“互联政治”的特征,德国和欧盟可以规划出远远超越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选项。
4月17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回顾与展望”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新平台。
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和影响力日益上升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适应全球化新形势和世界政治经济新变局,积极引领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正是我们需要向国际社会提交的“答卷”。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启程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前夕接受中国驻联合国主要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巨大成就,使得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中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变革的顶层设计。两年前开业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新机制。办好亚投行,对于开辟一条不同于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新的全球治理路径,具有非凡的示范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顺应大势、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7年,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肩负全球治理使命的最大国际组织,联合国经受了传统与非传统威胁以及多种挑战的严酷考验。但在绝大多数会员国的携手努力下,联合国为人类战胜艰难险阻保留了希望……
目前,中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已经触底并开始进入新的增长平台。这其中,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有三:一是终端需求,即消费和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里面于民生相关的部分;二是生产性投资,就是用于再生产的投资;三是存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数据表明,终端需求趋稳、生产性投资触底回升,存货开始回落。还有中央强调的大都市区的建设,即新型核心城市+大批小城市/城镇组成的城市网络。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风险分担、利益协调和规则标准的对接等各类问题应运而生,客观上需要治理框架的构建。作者从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等要素构建其治理的总体框架,并鉴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元素和治理特征,在中国传统周边治理模式中,发展出兼收并蓄东方传统关系治理与西方规则治理的“一带一路”治理新模式。
目前,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世界的讨论较多,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将如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其所可能引领的全球化新模式却很少有人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集中讨论如下四个问题: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合作重点和经济学实质;第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第三,“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第四,“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全球化新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近日,在由复旦大学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生动实践,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动能,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型公共产品,为各国构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大平台,也使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显示 141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