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标志着新时代的黎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看着瓜达尔港码头上数十辆悬挂着中国国旗的卡车,发出这样的赞叹。
全球变暖让青藏高原冰川后退、雪线上移,造成了米兰屯田和邻近绿洲的历史演变,这意味着空间考古可以提供比单纯遗址考古更全面的环境变迁研究。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西部地区,抵达巴南部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一走廊,多通道’的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13日在此间举行的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试联通庆祝活动上如是说。
在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8日至9日召开的一个国际物流商会议上,欧洲物流商热切关注中欧班列的运营和发展情况。
近日,数十辆大型货运卡车从中国进入巴基斯坦北部旱港;上月,巴南部瓜达尔港迎来第一艘大型船舶……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取得进展,国际企业期待更多地参与其中,分享这一宏伟蓝图给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地区带来的机遇。
从正在北京举行的《逐梦丝路》——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摄影作品展上获悉,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网上丝绸之路”杭州论坛将于12月上旬在杭州主办,主题为“交流跨境电商成果 共建网上丝路”。
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和义乌西班牙交流基金会19日在马德里共同主办了“西班牙与新丝绸之路:如何利用中欧班列圆桌会议”。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研究员马里奥·埃斯特万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是互利互惠的,西班牙的中小企业有可能最先获得商机。
由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乘客研讨会当天在迪拜开幕,克拉克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多边贸易与投资,这对世界航空运输业是个发展机遇。
新华社整合三年来的“‘一带一路’全球行”摄影作品,于16日下午在2016北京国际摄影周中华世纪坛影像艺术空间3号厅正式开展。本次作品展也是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车队的凯旋收官之作,精选三年来新华社丝路车队沿途拍摄的数十万张照片,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表现形式,分国别展示沿途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发展成就和文明成果。
2016年,11台车,35名精挑细选的以媒体为主的各圈大咖,用90天的时间,重走丝绸之路20000公里。从河南到荷兰,一路上拍各种高大上的片子,写接地气的故事,在海内外多国举办高效务实的落地活动,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向中国讲述世界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了解中国,也了解世界。
在荷兰小城瓦赫宁根,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车队邂逅了伊利。瓦赫宁根城市虽小,却有着欧洲生物科学界顶尖、全球农业学科排名前列的瓦赫宁根大学,而瓦赫宁根大学附近,成为食品科学研究人员集聚的“食品硅谷”。这“一校一谷”,让小城瓦赫宁根成为全球食品科研的“圣地”。
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中欧健康产业发展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以色列、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表示,“一带一路”为中欧健康产业合作带来新机遇,将促使该产业的发展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团队来到了德国的沃尔夫斯堡。沃尔夫斯堡位于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是德国在20世纪规划建造的三座城市之一,建设城市的目的是为了给当时刚刚成立的大众汽车公司的员工提供住处。
2016年10月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会见格鲁吉亚总理克维里卡什维利,并在其见证下,与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兼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部部长库姆西什维利,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
在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一共途径12个国家中,包括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德国、荷兰在内的8个欧洲段国家被天际通全部覆盖,欧洲一段的素材回传效率因此得到了极大保证。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说,奥地利是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与中东欧经济往来频繁、人文纽带紧密,与中方开展三方合作潜力巨大。今年是中奥建交45周年,双方应把握历史机遇,深化务实合作,加速驶入“一带一路”快车道,推动双边关系更上一层楼。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并不断收获早期成果,各界人士逐渐形成共识,那就是“走出去”企业需要大力提升软实力。如果说一段时间以来,软实力更多的是用于各国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那么至今在实践中,更多“走出去”企业已经在软实力方面边做边学,提升软实力已成为“走出去”企业不可或缺的功课。
在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生产的电视机零部件,搭乘货运列车在两周内从深圳经成都抵达近万公里以外的波兰,再组装成一台台电视机成品,亮相欧洲市场销售。这样的生产组合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对于中国家电企业TCL而言,已实实在在运行了8个月。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乌两国建交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边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今年6月,两国元首将中乌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在双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下,中乌务实合作全面开花,双边贸易保持高水平发展,产能合作态势喜人。
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车队记者28日在吉尔吉斯斯坦看到这样一份报纸——《丝路新观察》。该报2015年开始发行,有中、吉、俄三种语言,发行量共计两万份。
显示 5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