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新区借“云”发展,乘“云”而上,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发展结构,谋划培育大数据、5G等“新基建”项目和创新企业,当地已经具备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蓬勃发展的新区大数据产业正在成长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特色高地、丝绸之路国际数据枢纽。
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兰州基地世界单体规模最大高铁导线项目16日在兰州新区投产,将面向全球供应各种时速等级的接触网线材产品以及高精端合金线材。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3%,一二三产同比分别增长14.7%、15.2%、9.7%。1至4月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8%,限上批发销售额同比增长48.6%,用电量同比增长44.2%,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0户……3月12日和5月20日,两次举行2020年重点项目开工仪式,两批集中开工58个项目,总投资138亿元。
2月21日,西北地区首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新枢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弥补甘肃省交通物流“小而散”的短板,提升兰州新区在国际物流、产业物流、商贸物流的支撑能力,发挥兰州新区通往中亚、南亚、欧洲重要节点枢纽的区位优势。
记者近日在兰州新区看到,兰州新区铁路口岸的工人们正忙着装卸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油葵等货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的黄芪幼苗已破土而出,工厂车间的机器正开足马力飞速运转。
西北首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新枢纽多式联运示范项目21日开工建设,将弥补甘肃省交通物流“小而散”的短板,进一步提升兰州新区作为“一带一路”通往中亚、南亚、欧洲重要节点枢纽的区位优势。
兰州新区聚集兰州铁路口岸、国际航空口岸等开放平台,相继打造了各类特殊口岸,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棉纱等进口业务和进口粮食保税加工业务已常态化运营,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开放矩阵”。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在甘肃兰州的历史河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上的渡口城市兰州,在黄河两岸架设起一座座便捷之桥。今天,站在内陆开放的前沿,甘肃,正在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架设友谊之桥、沟通之桥、开放之桥。
兰州新区中亚粮油储运加工产业园项目11日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将建设饲料厂、面粉厂、挂面厂、大麦芽厂、主食中央厨房及小宗油品储存、分装厂等,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进出口额43.5亿元。
2017年8月20日,全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将迎来获批五周年。和其他东南沿海的新区发展路径不同,地处黄土高坡上的兰州新区从一张白纸上起步,由五年前土丘成群、土地“撂荒”的贫困农业村镇,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产业初步集聚、开放平台建立的现代新城。
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的特色食品,近日开始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展销。这些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食,正成批量销往地处内陆腹地的我国西北地区。
8月6日,兰州新区首个中外合作大型项目中韩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约1000亿人民币,建成后年产值约1500亿人民币。
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兰州新区,自然条件严酷,要形成产业集聚、人气旺盛的势头和局面,需要比东中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付出更多的努力,花费更多的代价和投入。兰州新区发展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要聚集人气和商气,聚集关注度,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新区。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近年来,兰州新区结合自己的特色,利用在“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布局上特殊的区位优势,倾力打造向西开放的物流、集散和铁路编组枢纽,已初具规模。
兰州新区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到2020年,基本确立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的目标格外引人注目。
自2012年兰州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希望兰州新区能够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的转型示范平台。招商引资是加快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区要把握“一带一路”对接战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各种优势广泛吸引海内外的投资项目。本文通过对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近年来发展的研究,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深度分析,最后结合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面临的现状给予可行性对策,以加快新区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市区乃至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显示 3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