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通关到边民互市,从中欧班列到跨境旅游,通过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拓展贸易渠道、完善开放平台,内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推进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10月2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组织召开内蒙古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总结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内蒙古前三季度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3%。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下午2点30分,内蒙古陆路口岸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较2023年提前43天实现这一目标,展现出内蒙古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强劲发展势头。
10月21日至25日,“一带一路”青年友好交流活动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2日,欧亚及阿拉伯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大盛魁博物馆集群及中国烧卖美食街等场馆参观。
10月21日至25日,来自欧亚及阿拉伯19个国家的21名记者,以及人民网多语种中外记者共30余人将走进敕勒川草原、呼和浩特市城市展示中心、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呼和浩特市经济开发区智慧园区展示中心等多地采风。
蒙古国是与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邻国。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地理相邻、人文相亲的中蒙两国持续加强经贸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互鉴,中国向北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部署,立足自治区自身禀赋特点和战略定位,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持续织密涉外法律服务网络,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不断强化涉外法律服务联通合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涉外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驶入“快车道”。
作为能源大区,内蒙古兼具能源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近年来推动能源领域开放合作格局不断扩大。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国庆期间全区各盟市以旧换新政策再加码,将以更大力度惠及广大消费者,美好生活“焕”新出发。
近期,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承办的“汉语桥”来华团组交流项目“俄、蒙教育工作者访华活动”开幕。
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唯一进出境口岸。数据显示,2023年,二连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和口岸交接列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出口货物运量达到1700万吨,书写了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贸易互通新篇章。
9月12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推动内蒙古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专题协商。
9月10日至11日,2024年“一带一路·光明行”蒙古国行动复明手术活动在二连浩特市进行,共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14例。
8月20日,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张鸿福接受访谈。
8月20日下午,绿色中国·能源产业内蒙古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智库论坛2024年会将于8月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快实施“智关强国”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推动物流运输更高效、海关监管更智能、业务办理更便捷,以海关之“智”,服务强国之“强”,切实助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
显示 455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