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马达加斯加农业经贸合作对接交流会在长沙举行。
俄罗斯农业部长德米特里·帕特鲁舍夫14日在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接受议会问政时表示,2022年俄罗斯实现了创纪录的粮食收成,粮食毛重已经超过1.59亿吨,净重约为1.5亿吨。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23年俄罗斯政府计划拨款4458亿卢布用于支持农村地区和农业发展。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鼓励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到2025年约五分之一的俄罗斯农场主将在生产中使用无人机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当地时间11月23日,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应韩国总统尹锡悦的邀请进行国事访问,其间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
几十年来,农业产量一直增长,主要得益于化肥和遗传学等领域的科学进步。科学发现的速度可能会放慢。即便如此,农民仍然可以通过改变他们工作中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来提高产量:即选择在哪里种什么。
“2022年中国(海南)-柬埔寨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14日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方式在海南和柬埔寨拉开序幕。
作为新西兰最古老的展览之一,坎特伯雷农业展(A&P Show)自1862年首次举办以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新西兰重要的节庆活动。
11月6日,拜耳与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签约”合作协议, 联合建设在亚太地区的第二家“拜耳耘远农场”。
从11月5日召开的首届全国智慧灌溉论坛暨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会议上获悉,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2021年的10.37亿亩,在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约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4日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举行示范区白玉米品种丰收仪式,标志着该中心首批本地品种白玉米试种成功。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历史与文明。古埃及文明是最早开展农业活动的古文明之一,发明了农具和先进的灌溉机器。进入现代文明以来,埃及的农业也有较好的发展。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目标。多年来,在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的共同支持和推动下,中非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生产一线的农技能手和企业家用热情和汗水浇灌中非农业科技合作之树,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减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日前,白俄罗斯正在进行玉米脱粒收割,白俄罗斯农业和食品部预计今年收获超过200万吨玉米。
9月23日上午,“庆丰收•迎盛会”河南省固始县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三河尖镇拉开帷幕。
莫桑比克总统纽西上周三宣布,政府计划在未来两年半内向莫农业领域投资30亿梅蒂卡尔(约合4700万美元),主要用于实验室资格认证、牲畜疫苗生产和种子繁殖等农业研究。
捣碎、煮沸、过滤、再次煮沸……6月末的一天,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马库尤村的空地上,村民们点燃柴火,架起大盆,拿着木棍不断搅拌煮沸的豆浆,香气伴随着柴火味氤氲四散。
今年以来,印度气候异常日趋明显,高温天气较往年提前,雨季降雨严重不均。对于仍有60%居民依赖农业及农村产业为生的印度来说,异常天气增多,给“三农”问题带来新挑战。
2022世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将于9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以“创新农业·共享未来”为愿景,包括开幕式、1个主论坛、9个分论坛以及就业创业大赛四个部分,共同探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最前沿问题,共享农业科技创新最新成果。
显示 499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