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最新评估报告,德国建筑行业未能在2022年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在寻求减缓气候变化时,如果高收入国家将资源投资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可能会产生更大影响。
为评估碳竞争力如何影响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的努力中固有的风险和得失,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种情景,概述了减排措施如何与贸易流动和贸易政策合作相互作用。
在应对气候变化斗争中,没有捷径可走,但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甲烷排放是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最快方法之一。
美国和英国有机会共同努力,建立一种新绿色特殊关系。
更多使用天然气有助于大幅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北京减排的例子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模板。
碳捕获、利用和封存项目可能在本十年吸引全球1500亿美元的投资。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期旨在创建更有效、透明和碳市场的举措。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和私营部门在自愿碳市场上的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交集。这些新颖举措表明,市场设计选择意味着自愿碳市场的不同目标。这些模式为政府提供了支持自愿碳市场合法性和成功的新途径。
全球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正在白热化。许多人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出行、饮食以及家庭供暖和制冷方式。
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每年约占全球碳排放的40%,约为150亿吨。如果不加以抑制,这一数字可能会急剧增长。因此,为了减少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碳足迹,检查混凝土的制造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有大量的机会来减少他们设计的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碳足迹,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目标如期实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22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中国石化29日宣布,我国目前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投产。 这是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12月10日,甘肃新能源年发电量达408亿千瓦时,首次突破400亿大关,约占全省年发电量的26%,成为甘肃省电力保障系统中的一大主力。
中国安装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快。专家们认为,中国将带头领导全球减少碳排放的事业。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中说,44%的学术和产业界气候专家认为,中国的碳排放最迟将在2025年达峰。
中国是全球碳减排潮流引领者。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国的“绿色浪潮”,2023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
随着世界主要产油国加强与北京的商业联系,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称赞中国为帮助西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作的贡献。
中国正在以世界从未见过的速度部署绿色能源。
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DACCS)仍处于早期部署阶段,实现其全部减排潜力将需要数十年时间。
显示 23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