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碳减排潮流引领者。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中国的“绿色浪潮”,2023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资。
随着世界主要产油国加强与北京的商业联系,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称赞中国为帮助西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所作的贡献。
中国正在以世界从未见过的速度部署绿色能源。
直接空气碳捕获与封存(DACCS)仍处于早期部署阶段,实现其全部减排潜力将需要数十年时间。
南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对煤炭的依赖尤为严重,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成为一个主要的排放源。本文旨在为这两个地区如何从依赖煤炭向符合《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高效可再生能源系统过渡提供见解。
自1990年以来,欧盟的总排放量下降了30%,但航空和航运业的排放趋势却继续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同一时期,它们分别增长了29%和26%。有三种可能的政策途径可以让这种情况在减少碳排放的国际框架内得到改善。
由生产者领导的碳联合会是解决阻碍热带森林国家这一市场发展问题的工具。高效、透明和民主制度对于消除发展森林碳市场许多障碍是必要的。各国政府和捐助者应积极推动建立国家碳联盟。
有必要彻底改变水稻的生产方式,以满足全球对大米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减少劳动力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国际航空业和航运业加起来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约占排放总量的3%。到目前为止,这些排放量一直未能减少。在欧盟,自1990年以来总排放量下降了30%,但国际航空业和航运业的排放量增长比任何其他经济部门都要多,分别增长了29%和26%。
航空业快速发展,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造成重大“贡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了理想的排放目标,并引入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
全球能源市场遭受的破坏加剧人们对能源安全担忧,并刺激欧洲大规模天然气多样化努力,包括通过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与此同时,创纪录全球高温以及美国和欧洲日益频繁与极端高温有关事件,突显能源系统面临的另一个威胁,电网承受力。
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建设者和供应商,而这些技术对于减排而言非常关键。
减少美国石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最佳方法是减少石油需求,而不是专注于减少国内石油产量。
东南亚既是气候灾害的受害者,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者。特别是考虑到低碳能源转型所面临的种种限制,通过碳交易或实施碳税为碳排放定价符合该地区利益。
全球贸易和气候政策日益交织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政策制定者寻求推动对国内绿色产业投资,减少排放,避免碳泄漏,同时保持全球贸易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基础是排放核算。
考虑到气候解决方案跨领域性质,确保政府和标准界进行正确讨论非常重要。取得进展的机会包括商定排放强度性能阈值,广泛接受生命周期评估和碳足迹产品级标准,以及利益攸关方在产品类别规则和环境产品声明方面加强合作。
本文为印度有效碳市场提供了设计和实施建议。
最近,量子计算领域实现一项重大进展,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和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构思出一种算法,有望显著推进碳捕获技术,这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绿色转型才刚刚开始,欧洲城市需要迅速行动,以确保到2050年实现零碳目标。
显示 244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