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低碳水泥标准,利用可交易的信用额度来限制水泥排放强度,能够鼓励相关方采用现有减排机会,同时有助于制定一条清晰的监管路线图,激励有关深度减排的长期投资。本文概述有效低碳水泥标准的设计考量,包括如何定义排放强度指标,设定基准严格程度,建立价格上限和信用额度下限,并解决泄漏风险和竞争力担忧。
为使欧盟实现其碳中和的雄心,需要通过低碳生产流程,提高材料效率和进行材料替代以及提高回收利用来减少原材料生产的排放。本文讨论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不同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可确保为所有这些减排措施提供持续的碳价激励,同时避免碳泄漏风险。
成立气候俱乐部,是人们长期讨论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乔·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为实现这一方法提供了机会。美国、欧盟和中国总共排放了世界上一半的温室气体。它们必须携手削减国内排放,并征收进口碳排放税。这将激励所有国家减少排放。如果三大经济体就进口碳排放税达成一致,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印度正处于能源转型风暴中心。需要在实施多电力部门改革的同时,让数亿人获得能源,并且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能源技术创新,以及能源生产和交付商业模式和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
将碳定价置于欧盟气候政策架构的中心将带来重大好处。要获得这些好处,就需要一个统一、可信和持久的碳价格——这是经济上最佳解决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美国经济中许多现有问题,并产生新问题。现在,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和国会在复杂历史挑战中就职,本文为美国提供一系列创新、可执行的联邦政策建议。
如果拜登真的认为他可以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来联合对付中国并确保北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个问题上,拜登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很可能被证明是一个重大障碍。
2021年,也就是《巴黎协定》签署5年后,各国将聚在一起探讨未来减少碳排放。如果世界要避免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影响,就必须把重点放在遏制未来排放上,但各国迄今对气候损害的责任也与公平制定未来承诺有关,包括资金方面。那么,人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排放量?与承诺气候融资水平相比,这些排放量又如何?
本文概述各国利用基于海洋的行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更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最佳方式。本文着重4个海洋分部门,它们在控制排放和提供其他重大利益方面具有最大潜力:海洋保护(包括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海洋和沿海渔业、海洋运输和海洋可再生能源。
2021年可能是对抗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如果说2021年存在一个“能源议程”,那就是让所有能源领导人努力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后能源体系带来的机会。
为同时实现国家本地空气污染物控制目标和减排承诺,中国应优先考虑对缓解本地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共同作用的技术和措施。为此,本文提出了“协调控制”概念,这一概念指的是可最大程度提高缓解LAP和GHG排放的共同效益的控制措施、计划或政策。
在中国,女性比男性有着更加绿色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例如,女性比男性更乐于减少吸烟、少吃肉,并喜欢用清洁烹饪燃料。总之,女性比男性会在环境保护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发掘女性的环境贡献潜力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但是,要释放女性潜力,首先需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煤炭占全球能源结构的27%,更占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排放量的39%。如果世界想要迅速大幅减排,人们的任务是让西方煤炭消耗量下降的成果翻倍,并让这种成功在亚洲上演。这并不容易。为此,亚洲需要有新的政策来消除其惯于使用煤炭的习惯。这样做符合亚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新分析发现,中国碳排放最早可在2026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同时产生近1万亿美元的净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实现这一愿景,中国必须在未来5年集中精力解决4个关键问题:转向清洁的发电能源,提高工业能源效率,运输部门电气化,以及使用碳捕获方法加速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文旨在概述在综合能源系统的背景下,氢能作为欧洲天然气行业脱碳努力的一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建筑业是一个与其他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紧密相连的行业。对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进行脱碳将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本文概述了减少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
9月22日,中国对世界作出承诺,力争于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雄心的气候承诺。这项承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意义不容小觑。尽管存在挑战,但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能够兑现承诺。
随着减轻空气污染和减少城市交通部门碳排放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在公共交通系统中采用低碳技术,如电动公交车。本文提供了公共汽车成本和效益评估工具的更新版本。该工具可以向公交运营商和市政府官员通报使用不同燃料的成本、排放和社会效益。
气候变化加剧了北约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包括自然灾害、非正常移民和地方冲突。北约国家民众也日益将其视为最大的文明挑战之一。因此,北约消除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努力将是加强公众对北约及其政治凝聚力的支持的重要因素。
埃塞俄比亚处于一种新发展模式的前沿。自2000年以来,该国的经济增长了五倍,但该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微不足道。埃塞俄比亚打算在2010年至2030年期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零增长。
显示 239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