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转移政策环境更加完善,中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立足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优势显著提升,制造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显著增强。
2021年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增加值GDP比重达到27.9%,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为“十三五”以来首次。
据韩国《数码时报》1月10日报道称,尽管去年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创下历史最高值,但制造业吸收外资(申报金额)不足50亿美元,同比减少16.2%,连续3年减少,滑落至2016年水平。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13日在成都召开“2022年全省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引导外资投向绿色低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等领域,提升外资制造业占比。
“用工难”“用工贵”是不少制造企业的“心头痛”。记者近日在广东、江苏、安徽等地调研了解到,部分企业超万元薪资仍难吸引一线普工。制造业劳动力紧张滋生用人“灰色”产业。一些劳务中介公司“招揽”劳动力再“倒卖”企业赚取高额佣金,令企业苦不言堪。制造业“一工难求”成为行业困境。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021年的流入仍然保持强劲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北向资金连续12个月净流入,累计净流入约4322亿元,创年度净流入历史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为56.1%,受疫情的持续扰动、供应短缺以及通胀压力的上升影响,2021年制造业复苏动能趋缓。
东盟制造业连续三个月改善,去年12月份的增速是有记录以来第二快。
新订单、新出口和工厂产出等加速增长,带动新加坡去年12月的制造业和电子业扩张速度加快,分别连续第18个月和第17个月扩张。尽管已经维持将近20个月扩张,经济师都看好新加坡制造业和电子业接下来的增长动能。
中国政府部门的规划人员去年12月底公布了为期5年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让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中国现在将把重点放在打造并拥有工业机器人,同时升级制造业所使用的设备与工艺上。中国的规划切中了要害:让世界尽可能长久地依赖中国。
新加坡贸工部初步预估数据显示,制造业去年第四季的同比增幅比前一季高出近一倍,服务业的增速却从去年第三季的6.2%放缓到4.6%。经季节性调整,制造业第四季环比扩张4.2%,服务业扩张2.5%,双双优于第三季。
2022年安徽省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4日在合肥举行,涉及7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760.6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1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南洋商报》12月24日报道,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高级政务部长阿兹敏阿里发布文告透露,2021年1月份至9月份,政府共批准了522项,总值1039亿马币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60%或648亿马币。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就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等作出详细部署。
记者24日从宁夏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宁夏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实现800多家企业上云、千台设备联网。
16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国外贸仍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1月是重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实施首月。重庆市税务局14日透露,数据显示,重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11月累计缓缴“五税两费”7亿元。
“到2025年,浙江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力保全国第一,基本实现设区市单项冠军全覆盖,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记者14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于近日印发,其中提出上述目标。
显示 893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