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快报》28日援引瑞典外交大臣比尔斯特伦的话报道说,瑞典申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的进程已暂停。
芬兰外长哈维斯托24日表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联合申请因瑞典近期发生的抗议活动而受到拖延。如果瑞方的申请长期无法获得进展,芬兰不得不重新评估形势。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和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自主系统在军事应用中的使用率上升。这正在改变战场的面貌,带来新的军事功能形式,超越常规系统,从而能够执行更高的强制行动。北约国家也在采用这些新兴技术,以便保持其战略优势,减轻跨国威胁。
俄罗斯已经表明它对与北约对话没有兴趣。北约应全面、果断地重新审视其对俄罗斯的政策,将其贴上敌对行为者的标签,努力将外交僵局从潜在危机转变为机遇。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已经取得很大发展。今天,两个新问题在北约议程上迅速上升:中国和气候变化。本文研究北约如何有助于大西洋两岸应对中国挑战和气候变化,同时强调为什么美国和欧洲需要超越北约来加强其他框架。
塔利班的接管不会改变北约对威胁的看法,从长远来看,对北约的威胁将主要受到俄罗斯军事威胁、中国崛起以及欧洲周边地区不稳定影响。盟国将希望保持目前的雄心水平,这将使北约有可能同时进行集体防御和危机应对任务。
北约、美国和英国现在在阿富汗与塔利班打交道时面临的选择将涉及令人不快的妥协,但西方政府有必要开始决定他们的优先事项并考虑他们的选择。总之,北约、美国和英国面临的选择异常艰难,它们将涉及大量资源、能力和政治资本的支出,以重新获得阿富汗政府垮台前可用的部分选项。
未来10年,北约的适应能力和未来影响力将取决于外部、内部的凝聚力和分裂驱动因素。同以往一样,北约继续生存的关键将是其适应不断变化外部安全环境的能力,以符合其成员国安全需要。在没有确保政治凝聚力和充足资源情况下,仅仅提高雄心水平,只会削弱北约未来10年的可信度。
北约将致力于“在理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对安全的影响方面成为领先的国际组织”。 加拿大已经主动提出建立并主办一个关于这一主题的北约卓越中心(COE),彰显北约和加拿大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如果北约真的要成为以加拿大为先锋的气候安全“领先国际组织”,那么加拿大政府需要迅速行动。
周前,北约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时发生了非常危险的事情。在6月14日会后发表的公报中,北约指出中国在“与同盟安全相关的”领域对其构成所谓“系统性挑战”。其隐含的信息是明确的:北约希望把“触角”从大西洋伸到太平洋。鉴于北约文化的潜在扩张对东亚构成的风险,所有东亚国家都应该齐声对北约说不。
拜登已经发起对华冲突,在这方面他与前任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要卷入这种对华冲突还有一个原因:将自由的民主政体现在受到威胁归咎于中国崛起,是一种自我欺骗。民主政体的危机根本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北约按照自己步伐适应不断变化战略环境的时代已经结束。为在安全风险和威胁迅速变化的多极化世界中生存并保持重要地位,北约需要一个以创新为适应中心的新框架。
经过几年增长,美国国防支出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同时,与美国威慑中国的优先事项相关的需求将会增长。结果将是,即使跨大西洋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以及有关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释放出积极信号,美国仍将继续呼吁北约成员国为自己的国防做出更大贡献。
美国白宫副新闻秘书让-皮埃尔日前在回答媒体关于美方是否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提问时作出了肯定的答复,但随后白宫官员又称其表述不代表官方政策,属于“口误”。
北约成员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14日举行线上会议,决定从5月1日起“几个月内”从阿富汗撤出全部约1万人的部队。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说,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当前局势非常危险。
数字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也使社会更加脆弱。技术使外部干扰变得更便宜、更快速和更全面:公民有可能成为信息战的直接目标,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能以某种方式成为冲突的一部分。
北约应该平衡作战重心和内部重心,让女性、和平与安全议程远离政治边缘,更接近北约核心。其次,北约应考虑在教育和培训、能力建设、互操作性和改革等一系列活动中扩大与伙伴合作,还应扩大与非政府伙伴和民间社会组织合作。
在2019年12月的北约峰会上,北约首次宣布正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它的潜在挑战。虽然该国同时将中国视为一个机会,但承认中国是一个潜在挑战这一事实表明,欧洲不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的日子或即将结束。
2021年,北约将必须应对各种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的安全影响、疫情的后果、更加自信的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如何平衡紧张的国家预算与战略投资需求的问题。在特朗普政府执政4年后,美国需要谦卑地重新接触北约,并鼓励联盟作为一个整体,为其最紧迫挑战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案。
显示 15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