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港口协会数据,9月下旬,该会监测沿海重点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8.1%。
“2022年上半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总量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十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南京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三新一绿’特征更加明显。”5日,在2022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暨数字经济峰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向全球客商发出邀约,希望更多“城市合伙人”加入。
21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为解决当地工业企业遇到的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近日该市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南京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十五条”),希望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日,记者从南京市文旅部门获悉,应市场所需,该市出台加快扶持政策落实、促进业态创新转型、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的12条举措,旨在提振文旅企业信心,推动文旅企业尽快恢复运营、深入拓展市场。
26日,横跨长江的国内最大跨度单层悬索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北主塔封顶,将进入主桥索梁施工。
南京市政府10日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解读新近发布的《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春节以来,南京接连召开新春第一会及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25日,在南京软博会召开前夕,该市出台了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再升级的《南京市推进软件名城提质升级打造万亿级产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受到业界关注。
集聚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近百家,工业机器年产量突破一万台套;全市共有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4家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约803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约为54.2%……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南京智造”交出的“硬核”答卷。
由中国外文局、南京和平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媒体智库暨青年对话会25日在南京举办。
10日,一列满载液晶显示屏、工业机械配件等100个TEU(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站开出,前往目的地荷兰蒂尔堡。这也是南京始发的中欧班列首次通达西欧国家。
记者25日从海关总署获悉,近日,在世界海关组织第22届亚太地区海关署长视频会议上,中国海关提出在南京海关实验室承办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海关实验室,获得会议通过。
南京市浦口区行政审批局日前向南京隆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颁发了南京市首张住所和经营场所分开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挂牌成立,标志着南京法院司法主动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增加了新的功能。据悉,这是江苏首个设立的自贸区法庭。
1月27日,满载着电子零配件、洗衣机配件及液晶显示器等42车货物的X8074次列车驶出南京货运中心尧化门站,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后,最终到达俄罗斯沃尔西诺市。这标志着南京中欧班列第3万车成功发运。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华服爱好者已有400余万,华服商家已有1500余家,华服年度销售值达数十亿元,成为时尚与传统融合、青春与古老共鸣的重要文化现象和新兴经济产业。
12月1日,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南京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92.9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省比重11.9%,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在11日召开的2020两岸企业家峰会(紫金山)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联合江苏19家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苏台企业合作联盟,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联合早报》10月29日报道:新加坡和南京将继续推动位于南京的生态科技岛发展,共同探索如何在创新与自贸区等领域开拓新合作,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联合早报》10月26日报道:新加坡企业在华参与长江生态保护,设立濒危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普及保护“水中大熊猫”的科学知识,为留住江豚的微笑出力。
德国DGAP网站10月13日报道,德国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聚合物业务,并为此投资约1亿美元在南京生产基地建造两套新的生产设备。
显示 9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