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京发布的《促进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绿皮书》研究报告,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及国际视角,深入剖析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关键要素,全面分析非洲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促进该领域投资的原则与建议。
中国正在积极转向可再生能源。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迅速发展,原定的2030年装机目标已于今年夏天提前实现。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飞速发展,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避免气候灾难的最大希望。
中国的“双碳”目标是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目标能否实现将取决于不断增长的低碳产能能否满足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
随着能源安全引发的担忧得到缓解,以及政府对绿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一系列政策公告凸显中国在加快气候行动方面的信心日益增强。
对许多能源匮乏的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光伏发电是电网供电的首选。
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7月16日宣布分别与三家中国企业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以推动沙特可再生能源设备和零部件本地化生产。
非政府机构全球能源监测组织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建的大型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180吉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159吉瓦,合计装机容量达到339吉瓦,远超美国的40吉瓦。
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南部的瓜拉基蒂,矗立着一座占地100多公顷的光伏电站。数以万计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随着地形变化,远看就像起伏的波浪,颇为壮观。
“2024年黎巴嫩国际太阳能周”本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十多家参展中国企业展出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逆变器等各种产品,并向参观者介绍不同的太阳能解决方案。
波士顿大学近日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有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推动非洲能源革命。
2023年中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比美国有史以来安装的总和还要多。中国出售的太阳能电池板批发价格降低了近一半,其完全组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出口增长了38%,而其关键部件的出口几乎翻了一番。当美国和欧洲还在努力恢复可再生能源生产并帮助企业避免破产时,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近期在悉尼举办的2024澳大利亚智慧能源展上,近一半参展企业拥有中资背景,均表示看好澳大利亚能源转型带来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商机。近年来,澳大利亚致力于“成为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给投资者带来商机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中国正推进绿氢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绿氢是指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制取的氢气。中石化等大型能源公司正加快建设制氢基地和运输设施。中国还积极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以期在与欧洲和日本的竞争中先发制人。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大且具有变革能力的项目,它触及各大洲和各种文化。最初,它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工程,现在该倡议转向建设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这种转变,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证明中国对可持续未来的承诺,即建设一个绿色发展、经济繁荣与全球合作无缝结合的未来。
中国一些最大的能源国有企业的绿色转型,正在帮助中国政府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同时扩大中国在清洁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大而具有变革能力的项目,它触及各大洲和各种文化。最初,它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工程,现在该倡议转向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实现“巨大飞跃”,即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而推动可再生能源历史性增长的正是中国。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飞跃。”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1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强调,正是中国,使创造这个世界纪录成为可能。
中国是世界太阳能组件大国,目前拥有全球80%制造能力。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到2050年,中国将占全球电力供应50%以上。
显示 36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