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目前全国发电总装机约29亿千瓦。
国际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帮助其他国家大幅发展电力十年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更多地转向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使用国,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1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增速最快的可再生电力生产国。近年来,随着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产能的加速发展,中国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智利总统博里奇7日表示,可再生能源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创造新发展机遇的重要工具,智政府希望减少该领域项目获得许可时间持续推动能源转型,让该国在应对气候危机上做出更多贡献。
金砖国家、非洲和欧洲在追求净零排放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尤其是都认同快速部署可再生能源。因此,欧洲人应探索三方合作的机会,强调技术合作和激励措施,以实现共同目标,包括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以及减少全球排放。
意大利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据推测,可再生能源部门的增长,加上更有效的能源利用,将有助于减少进口,提高该国的能源独立性。不过,短期内,尽管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投资,但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仍将是满足该国能源需求的重要资源。
巴基斯坦在追求可持续发展方面正在大步前进,巴基斯坦国家银行(SBP)走在前列,推出创新性的融资战略。
马耳他能源部8月31日公布首个国家海上可再生能源政策,规划6大区块用于建设海上风能或光伏发电场,将优先考虑采用漂浮式技术。中企可以考虑抓住机会,参与到马耳他海上可再生能源投资建设,借此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市场。
在29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年会“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助力全球南南合作”主题论坛上,中外嘉宾就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助力南南合作实践进行交流,并围绕绿色低碳合作与投融资机制创新展开研讨。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突破性的一步,通过大幅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以超乎预期的速度发展太阳能和风能,中国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这一重大转变是中国能源格局的一个转折点,为更可持续、更清洁的未来铺平道路。
7月19日至21日,第16届越南国际电气技术及装备展览会暨第13届越南国际节能与绿色能源产品及技术展览会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迈出突破性的一步,大幅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采纳太阳能和风能,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者的地位。这一重大转变是中国能源格局的一个转折点,为更可持续、更清洁的未来铺平道路。
本文回顾了全球聚光太阳能技术的进展,并探讨了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如何通过加快部署来降低成本,从而为聚光太阳能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皮尤研究中心一项新调查发现,大部分美国人支持美国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支持优先考虑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格局。
本文探讨了可再生能源供应问题带来的关键难题,这些问题令越来越感兴趣的银行业感到担忧。文章还探讨了二十国集团如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这些风险。
本文讨论了导致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的因素,以及价格升高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天然气用户(包括住宅和工业用户)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亚洲在太阳能、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全球电动汽车的电池普遍由韩国、中国和日本电池技术提供支持。美国和欧洲国家则远远落在后面。
由于夏季和冬季的极端温度,中国已经习惯于应对能源供应波动。多年来,中国的科研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从海洋中获取新型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取得成功。
欧洲化的概念是中东欧国家能源转型分析的核心。这些成员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的进展被认为是本区域欧洲化进程取得的一次成功。
显示 36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