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只是困难时期各国领导人的一次相聚,但世界领先经济体需要兑现气候承诺。诸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G20《非洲公约》等主要项目须融合可持续发展标准,否则将无法满足《巴黎协定》的目标。如希望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G20需要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低碳基础设施方面彰显领导力。中国在这方面的角色将尤为重要。
“建设可持续基础设施”是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关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化发展、金融创新与产业投资合作、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
2015年,联合国制定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设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具体行动。然而,在企业领域中实现这些目标是有挑战性的。在决策过程中,企业和投资者通常不会考虑社会和环境外部因素。金融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人类面临着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现代人和子孙后代在食物、水、健康和能源等方面能拥有所需的资源,索取量不会超出地球在自然循环过程中的负担能力。金融体系的主要任务是将资金用于最有成效的用途,向可持续发展企业和项目分配投资,从而加快向低碳循环经济的转型。
本文认为至少有两件事急需G20发挥引领作用。首先,G20须继续致力于开放贸易,特别是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领域。其次,G20必须在多个层面上,将排放领域中的价格体系进行校准。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提出重新燃起了全球对结束饥饿、实现粮食安全及预防自然资源退化的兴趣。然而,目前依旧存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路线的争论。争论围绕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农业集约化(SAI)和农业生态集约化(AEI)路线。
中日企业家7月4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研讨会,就合作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进行探讨,共有30多名中国企业家及约70名日本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会。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7月2日晚间公布其未来五年的总体战略,银行下一步会将业务的重心放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预计三分之二的贷款项目将被用于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二届理事会年会16日在韩国济州开幕,会议聚焦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探讨亚投行运营及战略发展方向。
本案例研究虚构了一个名为Progressia的国家,并从该国的视角探索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权衡与取舍。这个国家也许在地图上并不存在,但是其面对的事实和困境却是有现实依据的。
以1980年到2010年特定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为样本,本文调查研究了城市化、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对污染排放和能源密集度的影响。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严谨规划的城市化项目,以及更加自由的贸易体制可能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28日表示,“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需具备企业积极参与、绿色发展模式和共享发展三要素。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在本文中针对向气候友好型和循环经济过渡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国家政策、欧洲政策和国际政策的价值的提升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四个维度阐述了这一过程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这四个维度分别为:行星安全、长期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多边承诺、过渡过程中治理角色的潜在创新性。
本文评估了从2000年代早期(形成MDGs)到2010年代早期(设计SDGs)的政治,经济和商业背景的巨大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对如何使用或不使用贸易政策来促进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些变化却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审查了MDG/SDG进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并对MDGs和SDGs不同的投入和产出进行了比较。
2015年国际社会在气候政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协议。而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结果等事件表明,很多人对此没有信心。更糟的是,很多人认为国际合作没有必要,相互依赖不利于自己国家的繁荣。他们希望回归到注重国家利益和国家政策的解决方案。
2030可持续发展日程相比传统的发展日程有很大程度的飞跃,其代表了一种多维度的发展方法,发展合作是此日程价值以及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实施的核心。本文的主题是如何达成符合2030日程要求的SDG敏感型发展合作。本文具体分析了该日程,并提炼了基本原则,从而提出如何调整发展合作以支持2030日程的实施。
2016年5月,印度各邦与联邦属地的卫生部长齐聚新德里,发表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德里承诺”(The Delhi Commitmen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or Health)。鉴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15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的进展,这一承诺必不可少。
显示 396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