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阿里研究院、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提醒人们不平等如何破坏社会结构。国际论坛已被证明无法应对大流行病,为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形式的再分配支出提供资金的税收可显著克服不平等。
本文介绍了全球公共产品相关辩论,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2个贡献。具体而言,它讨论了联合国在全球公共产品条款方面可以发挥的3个值得密切关注的作用:(1)数据和监测;(2)催化作用;(3)资金。
虽然数字发展与国民收入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促进数字发展方面,政治领导和对创新的开放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有了合适的平台,发展中国家甚至有潜力在政府数字服务提供方面超越发达国家。在过去10年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和技能的国家,比没有进行相关投资的国家更容易应对疫情。
“马尔默市模式”促进了与城市管理部门各部门的对话,以制定和优先确定目标和指标,并设置对进展和挑战的监测和后续进程。该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城市的预算和管理系统,并提供了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承诺制度化的方法。
今年8月起,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整县推进的运作方式,多举措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GE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也是忠实的粉丝。今年是GE第4次参加进博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GE全球副总裁、GE中国总裁向伟明做客人民网访谈间时表示,每次参加进博会,GE会把最新的技术、产品以及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带进来,展示给客户,共享市场机遇,共促合作与双赢。
11月5日10时1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第十四届“北京—意大利”科技经贸周活动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记者从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论坛将发布《2021上海倡议》,呼吁全球航运界协调行动,共同实现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合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政治行动提供了必要的目标和规范基础。始终如一地实现这两个议程的目标是国际政策制定者、全球公司和社区面临的主要挑战。本研究展示了变革性变化如何带来可持续发展,防止气候变化失控,并以有利于发展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后果。
2021年10月14日,中巴企业家委员会举办“以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中国巴西合作的基础”报告发布会。
10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和优秀实践分享南南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1年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日前在北京、江西等地举行,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低碳 永续发展”。200余名来自东北亚地区及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在华留学生、青年创业者代表和中国青年代表,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前沿,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在交流互鉴中收获知识和友谊。
9月6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开幕式在中国北京举行,宣告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成立。大会当天发布了研究中心中英文宣传片《地球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和使命,指出这是中国为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实质举措,为全球科学家参与和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界疫情叠加震荡,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世界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未在既定轨道之上”。
9月26日-28日,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召开。
地处华东地区的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解决了一批制约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难题,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与法方联合举办的中法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合作论坛9月16日于线上举行,中法企业家委员会各理事单位、中法企业、金融机构等逾200家企业视频连线参加论坛。
金融科技已经融入人们的全球社会结构。尽管金融科技应用无疑改变了人们消费、借贷、投资和储蓄方式,但在金融系统各个节点,它们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探讨金融科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和影响。
显示 396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