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巴经济走廊进入雄心勃勃的第二阶段,重点将放在技术创新和农业发展上,这将极大地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认为,全球气候目标只有通过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
中俄将2024-2025年定为中俄文化年。随着中俄两国庆祝建交75周年,两国文化交流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频繁。
美国、中国和欧盟是全球经济三个主要参与者,最近都将标准确定为其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战略关键,并提出相应战略来增加参与。本文在国际标准制定系统背景下分析这些策略,并研究改进系统以满足人工智能广泛社会影响的必要性。
拜登政府不应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相反,它应该把重点放在制定一项长期战略上。
纳米比亚将从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中获益良多。这种合作包括政策协调、文化交流和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与中国在纳米比亚成功实施的各种可融资项目一致。通过积极参与改革议程,纳米比亚可以抓住机遇,与中国共同繁荣,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北非国家作为邻国、合作伙伴以及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来源,对欧盟至关重要。
德意应该在欧洲层面采取共同立场,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明确政治议程。其中一个优先事项是升级现有的能源基础设施。其次,双方应就重工业的绿色转型展开联合讨论,并就如何应对汽车业等下游行业不可避免的反弹效应制定战略。最后,德意应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能源分配技术的可靠性。
5月22日在首尔举行的第十届欧盟-韩国峰会重申了韩国作为欧盟重要亚洲伙伴的重要性。通过更全面的合作,韩国和欧盟寻求应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相关威胁以及与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和健康危机有关的全球挑战。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太空利用范围逐渐扩大,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和地面观测定位,与经济活动和安全保障直接相关。对于新兴国家而言,在航天大国美国和中国的支持下可以获得诸多好处。
在印度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印俄之间一个潜在的合作领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
过去十年来,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关系明显增长。
本简报解释了太平洋岛国粮食系统面临的复杂问题,并探讨了在地方层面和与欧洲合作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韩国和法国等盟国必须让白宫和美国立法机构意识到它们的决定和行为的外部后果。
中国浙江-葡萄牙经贸合作交流会7日在里斯本举行。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闭幕。会议发布主席总结和成果文件,呼吁加强合作和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驻葡使馆22日至24日组织驻葡部分中资企业赴葡萄牙中北部城市法蒂玛、布拉加、吉马良斯和阿伦克尔等地考察调研,参观当地企业,与当地企业座谈,为加强双边合作寻找商机。
经济贸易合作交流会25日在新加坡成功召开。交流会上,启东市与新加坡江苏会、新加坡香港商会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云南省21日在老挝首都万象成功举办了云南-老挝经贸合作推介会。
2月21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工作汇报会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
显示 773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