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迅猛,境外园区建设的覆盖地域范围、涉及行业领域、合作共建模式等都得到快速提升,在建园区稳健推进,拟建园区科学规划,已建园区创新经营。
目前,中国企业正在推进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75个,遍布亚非拉欧34个国家,共带动投资近180亿美元,吸引入区企业1141家。其中,中资控股企业711家。建设境外工业园区是中国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有序、有效配置,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
商务事业不是商务部一家能干成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局,要真正树立起“大商务”观念,做到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推动“五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加强与地方省市的联动,上有引领、下有支撑,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2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的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特别是受援国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强化服务保障。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未来,既要继续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协同、集群发展平台作用,又要利用建设经贸合作区吸引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我国和东道国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商务部、财政部日前已向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下发了《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函》,确定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通过考核评估并经商务部、财政部审核,符合中国国家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各项考核指标要求,通过确认考核。至此,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正式成为中国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为进一步做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工作,推动合作区做大做强,发挥其境外产业集聚和平台效应,我们制定了《境外经贸合作区服务指南范本》(以下简称《范本》),现予以印发。
显示 2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