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成立于2012年11月,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中国在欧洲地区建设的首个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10年发展,园区已成为集商贸展示与交易、物流运输与仓储、产业投资与合作功能于一体的中欧企业双向互动平台。
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日在香港开幕。记者从商务部官网获悉,论坛期间,商务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由香港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与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合作共享发展机遇——香港工商界走进境外经贸合作区交流会”当日在港举行,吸引超过300名香港工商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
推进商品市场创新发展,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拟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冲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业内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境外经贸合作区或可成为走出去企业的“避风港”,为这些企业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建议从五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健康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一个多月以来,特别是最近在全球各地各国蔓延开来,疫情对“一带一路”的建设,特别是遍布全球的“一带一路”项目影响几何?新华社新华丝路研究团队持续跟踪这一点。境外经贸合作区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中资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今天我想以经贸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样本,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带一路”项目到底受到了哪些影响?企业、园区、政府各个层面又是如何应对的?
近年来,山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开放发展的国际空间,走出去企业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由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对外合作的创新模式,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度实践。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记者29日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贸促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指南,为我国企业借力合作区赴海外投资提供参考,助力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云南省商务厅27日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省内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走出去”工作情况。记者从中获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云南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为推动企业“走出去”,云南近中期正在推进1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涵盖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农业产业、文化产业等。
9月28日,石家庄市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石家庄投资与合作对接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对外开放发展。副市长赵文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多年来,中企在国外创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或境外产业园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渐成中企“走出去”进程中的重要现象和独特模式。
尽管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各园区起步不同,所处地区和阶段不同,盈利情况不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园区普遍面临较长的投资回报期,部分合作区经营多年仍难以达到收支平衡。
近年来,“中国开发区”不断走出国门,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抱团出行、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发展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友好国家的重视,亦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工具之一。
随着境外园区拉动对外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中资企业也面临着多种发展瓶颈,如:对海外投资建设的国际规则不熟悉,与合作国的主要关切与发展诉求没有紧密对接,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国别风险研判能力较弱。当前阶段,在全面梳理总结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更应注重与合作国“共商、共建、共享”,打造以经贸合作区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力争短期内实现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通过经贸合作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促进产业聚集、促进共同发展、降低风险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
作为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配套服务业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促进产业聚集、促进共同发展、降低风险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显示 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