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国会的政治变化不会显著影响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尤其是跨大西洋关系。然而,中期选举中,考虑到民主党将众议院的胜利视为他们接管国会并在2020年赢得总统选举的第一步,不能排除民主党对外政策计划的改变。
本文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置于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辩论框架中,并评估了它对美国全球互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将不再参与基督教民主联盟党(基民盟)主席竞选,未来也将不再竞选联邦总理。本文认为,这一决定不会让德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发生巨大变化。
近日,巴基斯坦新任总理伊姆兰·汗对沙特进行了官方访问,这是他的首次海外出访。人们普遍认为,伊姆兰·汗访问沙特是为了到访伊斯兰圣地寻求精神指导。汗将在执政中面临调解美巴关系、摆脱国内经济困境等众多艰巨的挑战,这无疑需要真主的祝福。这次访问也突显了沙特对巴基斯坦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印度在尼泊尔成功与中国竞争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新德里挑战中国的总体实力,以及印度处理自身对尼泊尔有争议做法的政治意愿。作者认为,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一个拥有强大主权、能够实行独立外交政策的尼泊尔对印度是有利的,而不是有害的。
2018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第四次连任总统,这确立了他在后苏联时代的主导地位。普京不会松懈其对核心目标的追求:巩固国内的政治权威,以及推动俄罗斯成为保障世界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国。
在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普京领导俄罗斯对外交政策进行显著扩张。今天人们正在目睹一个全球化俄罗斯的重新出现,其雄心和信心都处于冷战后的最高水平。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实力,以及普京的战术灵活性,但在许多方面,俄罗斯仍是一个弱国。
摩洛哥的非洲外交政策虽然具有一些新特点,例如强调经济,影响力远远超出传统的法语非洲国家,以及在非洲的皇家访问次数空前,但这一切并不新鲜事。这一政策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摩洛哥的移民双重身份:随着摩洛哥越发同时成为移民的输出国、过境国和输入国,摩洛哥面临着一些困难的选择,可能存在损害其国际联盟利益的风险。
经济制裁已被证实是特朗普政府的重要外交政策手段。作者认为,二级制裁能够加强初级制裁的效果。同时,他警示称,二级制裁也可能存在争议,其有效性受到高度质疑。作者强调了在采取扩大使用这一外交政策工具的战略前,充分理解二级制裁前景和缺陷的重要性。
北欧外交和安全政策合作的特点是非正式性,因为它发生在北欧体制结构之外。本报告通过展示非正式合作的结构和格式,评估了这一合作的当前状态。随后,报告讨论了从不同角度深化合作的未来前景和制约因素,包括议程形成、体制复杂性、多边背景下的北欧合作以及北欧双边关系。
2027年欧盟将面临什么风险?受不断增长的内部不安情绪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动态影响,欧盟需要在加强其核心项目的同时,重新界定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随着整合发生在各个层面,风险越来越成为整个联盟的关注点。
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正在巩固自身地位,并逐渐夯实其对沙特阿拉伯对外政策的变更。他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巩固针对伊朗和穆斯林联盟的阿拉伯阵营。已经证明沙特对外政策的关键决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包括对也门的军事介入、对卡塔尔的强制封锁,以及对黎巴嫩政府施压。
美国主导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促进了世界的安全与繁荣,尤其对于美国中产阶级而言。但这并不是一个自然或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外交和国内政策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协同作用的成功使两党在支持美国战后国际领导力方面达成广泛共识,也给美国积极参与全球政治与经济交往带来合法性。反之亦然。
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将迎来执政一周年。一年来,美国在外交政策领域一系列“惊天之举”,不断冲击着多边合作的国际共识,给全球治理带来新的挑战。从目前看,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搭建的外交框架正逐渐成型,负面影响已开始发酵,未来世界或将持续感受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后,约旦毫无选择,只能反对这一决定,因为该问题影响其安全与政治。由于特朗普作出的争议性决定,约旦依然易受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暴力的潜在影响。因此,对约旦未来在中东的外交政策轨迹和国际地缘政治秩序而言,2018年很可能是重要的一年。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在海外的软实力建设,并且成功丰硕,这引起西方学者广泛关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比利时)专家斯蒂芬·兰杰(Stephen Ranger)在《中国的软实力在增长:欧洲应保护文化产业吗?》一文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外交政策引人瞩目的一面是越来越重视发展软实力。北京在这方面的投入无疑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据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估计,中国每年此项开支高达100亿美元。
本文作者在文中解释了为何调整经济制裁对于这一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达到预期结果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调整经济制裁面临的挑战,并着重于因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而对其实施的经济制裁。作者也解释了为何实现有序的经济制裁应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
德国与土耳其的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随着言论和相互指责不断升级,柏林和安卡拉几十年来保持的关系变得不甚明朗。在该政策简报中,作者认为德国和欧盟需要在战略上认真思考如何塑造与土耳其未来的关系。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领域热点频频。令很多观察家感到吃惊的是,过去几个月,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概念上和实际活动中都出现极大发展,可与科索沃危机之后出现的政策热潮相提并论。2017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了欧洲精神,认为欧洲未来不再能够一味依赖他人。
2016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在各州和联邦层面都取得胜利。美国当前政府为共和党推进自身政策和日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但是,共和党主导的政府并不意味着对已经采取的政策立场没有分歧,这在特朗普上任后的头几个月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在国内政治没有赢家的情况下,政治资本可能转向外交政策。
显示 124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