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称,无论任何领域,日本的技术、产业能力都在下降,而中国却在奋起直追。
8月28日,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一职。安倍的突然辞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有关其继任者和政治遗产的辩论。对于下一任首相,振兴日本经济无疑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新首相还不得不应对华盛顿、北京、首尔和平壤的挑战。
在首相安倍晋三的领导下,日本加强了与美国的联盟,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这些事态发展在许多方面归功于安倍本人以及他所造就的战略影响力。他上月因健康原因宣布辞职,这很可能会削弱日本的安全保障,并导致美日联盟不再稳固。
随着安倍时代结束,日本新领导层会在对华关系上找到“新常态”吗?通过回顾安倍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自民党领导层的对华立场、日本国内政治辩论趋势,本文试图解答这一问题。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宣布辞职,理由是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为避免个人健康状况影响执政。他的继任者将继承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以及安倍面临的挑战:受疫情摧残的经济、日渐萎缩的人口、更加自信的中国与充满不确定性的美国。尽管如此,安倍依然是一位值得铭记的变革性首相。
安倍继任者的当务之急将是经济。继续对经济提供紧急支持的必要性意味着,短期内经济政策不太可能改变。然而,一旦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结束,财政重建将变得更加紧迫。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由辞职。几天前,安倍晋三刚刚创下了日本首相连续任期最长的纪录。除了任期持久之外,人们记住安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令人失望的经历。
自1952年美国结束占领以来,还没有哪位日本首相能够认真考虑与美国发生任何形式的决裂。然而,由于认识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不那么值得信赖和合作的盟友,尤其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安倍已经为日本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伙伴网络并发出更独立的声音奠定了基础。这项战略将保留下来。
作为历史与现实恩怨纠缠不清的对手,中日之间不可能走得太近,但作为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中日双方的利益又紧密缠绕,谁都不能轻言脱钩。在对抗与合作之间摇摆,或许是后安倍时代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
在接任首相的同时,安倍的继任者也将继承巨大问题:庞大的公共债务,不断萎缩的人口以及数十年来艰难发展的经济。尽管如此,继任者也将拥有巨大的权威。
对于日本而言,安倍的离开并不是一个好时刻。无论谁从安倍手上接过首相一职,日本的外交政策都不会有重大变化。但是,新领导人将面临巨大压力,必须振兴经济并有效遏制疫情,这绝非易事。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