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9日上午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312.7亿元,增长11.8%。
记者从19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06.4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4.1%。
近年来,安徽省推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流程整合,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中涉及同一类主体的抽查任务进行整合归并,努力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11月27日上午,安徽省食品行业“防疫、抗洪、扶贫”公益表彰大会在合肥市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记者26日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获悉,该集团自2014年创新推出以银担风险分担与共管为核心的“4321”新型政银担模式以来,累计开展政银担业务3928.91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各类主体92039户(次)。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大幅提升,一批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一带一路’成为安徽省‘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风口。”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乔兴力24日在安徽合肥说。
记者从23日召开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安徽省耕地流转面积为4060万亩,流转率已达50.4%,全省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双双突破10万个。
11月20日下午,由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承办的“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直接融资专题会”在合肥举行。
记者从17日召开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1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占比超过四成,达到2165公里,居长三角地区首位,已实现安徽全省16个市“市市通高铁”。
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持续推动了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目前黄山市超过七成游客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
电脑汽车“随心订制”,万余种配置等你选;服装饰物“AI设计”,大数据为你“量身裁剪”;生产线直达消费端,不是大客户也可“微量下单”……如今,走进创新活跃的安徽,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赋能制造业,带来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等一系列新变革。
记者从安徽省商务厅获悉,今年以来,外商聚焦高技术产业,在安徽开启增资扩产的“加速度”模式,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其中,新设高技术产业外资项目84个,同比增长高达33.3%。
安徽省5G产业发展联盟11日在合肥成立,该联盟旨在加速推动安徽省5G产业发展进程,深化各领域5G融合应用。
记者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湖南省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进出口额950.4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4%。
安徽省近日启动中小企业应急贷款试点工作,应急贷款试点工作聚焦受疫情、汛期影响,营业收入下降、现金流紧张,但仍有市场前景的制造业、外资外贸、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中小企业。
10月25日,2020中国国际健康旅游高峰论坛于亳州举办。
去年以来,安徽省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动适应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创新入手,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多措赋能乡村治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效明显,2020年初,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获悉,近年来,安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这一“硬核”举措,市场主体和群众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9%,营商环境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加快推进秋种结构调整,今年主攻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全省各级财政整合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鼓励整县、整镇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规模种植,力争秋种完成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2544万亩。
22日上午,一列载着江淮汽车出口产品的中欧(中亚)班列从合肥北站驶出,货物将通过这趟定制专列经阿拉山口发运至哈萨克斯坦。
显示 444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