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发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在灾难性气候变化到来之前,欧美只有有限的时间来采取行动。面对这一紧迫性,本文建议:加强《巴黎协定》中的气候承诺;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纳入经济复苏过程中;推动地方气候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和气候敏感型农业研发;鼓励对金融部门进行气候压力测试;以及制定可互操作的绿色技术标准。
法国《回声报》24日刊文说,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推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德国总理默克尔28日说,为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而出台经济刺激方案时,应考虑气候保护问题。
在总理莫迪的领导下,印度加快了减缓气候变化工作的步伐,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具有雄心。考虑到印度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预期增长轨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的成败将受到印度未来能源结构的影响。
随着技术成本下降和对可持续政策措施的了解增多,与首次提交自主贡献目标时相比,各国现在采取行动的能力已大大增加。在电力、交通、森林和农业四个领域采取转型行动,将有助于各国提高减排承诺,同时促进可持续的、公平发展。
美国不在目前承诺遵守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国家名单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美国人没有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支持《巴黎协定》的美国州、市和县约占美国人口和经济的三分之二。如果这些行为主体构成一个国家,他们将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比中国还大,仅次于整个美国。
气候界正密切关注从本月联合国气候峰会到12月智利COP25和明年英国COP26这16个月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除非世界各国大幅增加“国家自主贡献”,不然许多观察家可能会认为《巴黎协定》并未兑现其承诺。
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和新兴的多极竞争为《巴黎协定》的实施蒙上了阴影。随着《巴黎协定》的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以为国家气候贡献提供期待已久的法律框架,但它无法通过多边谈判增强国家气候政策的雄心。
2018年12月在卡托维兹达成协议后,《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一项重大外交成就。两项大规模的政治事态发展给《巴黎协定》的执行阶段蒙上了阴影: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多极竞争的出现。
欧盟必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通过升级短期和长期目标并支持贫穷国家来表明其减少排放的意愿。尤其是,欧盟必须注重深化与新兴国家的合作,并提高政策领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可靠而严谨的方法来评估《巴黎协定》中输电和配电投资的一致性。本文的长期目标不仅是为项目一级投资筛选提供方法,而且还要使这种方法成为发展金融机构投资决策和能源投资组合中的主流方法。
2018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各国在减排目标及义务上存在重大分歧。各国在如何践行《巴黎协定》这一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考虑到全球碳排放量的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为减排做出贡献,且需要在国际义务及经济发展中间保持平衡。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承诺是达成协议的基石,成功促成全球在2015年自愿通过《巴黎协定》。这一资金承诺在《巴黎协定》的整体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
本文讨论了使成功制定《巴黎协定》成为可能的外交模式的转变,以及在各缔约方致力于实现《巴黎协定》的条款时,该协定面临的大量挑战。
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一个核心弱点是对美国等顽固国家没有制裁。新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为欧盟提供了在不符合气候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以贸易安排为目标的法律手段。
今后,可能会出现更多与气候相关的冲突,很难知道安理会开始应对环境变化是否是一个可喜迹象,还是仅仅再次表明,未来环境变化代表着一种不安全、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本工作文件为《巴黎协定》实施准则的基本要素提供了总体愿景和实际建议。这种独特的分析应该有助于谈判者克服剩余的谈判障碍,以实现明确的、有力的和有凝聚力的实施准则。
支持以海洋为基础的气候解决方案是美国非联邦气候行动领导并推动全球气候工作的机会。海洋和气候问题密不可分,但国际气候论坛却往往忽略了海洋与气候的关系。
本文在之前的分析和谈判者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方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为《巴黎协定》实施指南的基本元素提供了总体愿景和实际建议。分析将有助于谈判者克服现存谈判障碍,以实现明确、可靠且具凝聚力的实施指南。
显示 12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