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深圳市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涵盖8个方面,共30条具体措施。
广东省出台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总计47条政策举措,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为着力点,支持服务业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为广东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
“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扩围、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加大、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加大、全额退还留抵税额、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3月份以来,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密集落地。
21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的政策安排,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是对各类市场主体直接高效的纾困措施,是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关键举措。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联合天眼查发布了《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21)》,这是继去年《中国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研究报告(2011-2020)》之后,双方联合发布的第二份专题研究报告。
3月5日晚上,苏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统一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对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业创新、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记者2日从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获悉,《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主体确认登记试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自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2日发文透露,自2021年9月30日实施《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的相关降费政策以来,已为超过8200万家市场主体减免支付手续费120多亿元。
今年我国要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市场主体高度关注政策发力点。随着一系列部署,新一轮减税降费“施工图”逐步明确,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坚持阶段性政策为主,与制度性措施相结合,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在2月23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介绍,自北京严格执行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以来,北京市新设市场主体中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升至2021年的62%。
义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地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超210万种商品出口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
2月22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全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专题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和解读《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30条工作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施行以来取得明显成效。改革从优化注销流程方面着手,通过税务、人社等部门更深层次的配合协同,为企业开辟注销“绿色通道”,帮助企业高效、便捷退出市场。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财税、用地、用能等方面加大对相关企业帮扶力度。
为了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和激发活力,促进实现稳增长、保就业,今年中国将实施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第三波具体新政已经明确。
近期,受疫情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高等影响,辽宁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问题又加凸显。2022年初,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及时出台十条助企纾困举措,其中就包括深入开展“百亿送贷行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
对重点互联网平台、电商企业的专业化“体检式”“啄木鸟”式合规指导和培训服务;向多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消费品生产企业派出核查处置“流动诊所”,为企业质量“把脉问诊”……安徽出台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显示 228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