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赋能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月28日,一列满载电子产品、鸡精及机械配件等货物,共53车106TEU,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货物的列车从中铁联集城厢中心站驶出,驶向上海方向(杨浦、芦潮港站)。货物抵达后,将通过海运分拨到日、韩、欧美等地。此后,成都国际铁路港依托铁路沿江班列以海铁联运方式向日韩通道发出的班列将常态化加密开行。
28日,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配件等货物、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列车从中铁联集城厢中心站驶出,驶向上海杨浦、芦潮港站,货物抵达后,将通过海运分拨到日、韩等国家。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了解到,此后,成都国际铁路港依托铁路沿江班列以铁海联运方式向日韩通道发出的班列将实现常态化加密开行。
28日,成都市2020年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成都市成华区举行。2020年,成都市、区两级计划新开工服务业项目277个,总投资达4166亿元。
成都海关12日披露,今年前4个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2016.6亿元人民币,增长20.3%,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8.4%。其中,出口1048.3亿元,增长14.3%;进口968.3亿元,增长27.5%。
4月28日上午,首趟中欧班列(成都)达州专列从达州高新区始发,满载20车装有鞋类、玩具和化工产品的集装箱,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驶向10000余公里外的欧洲,最终将抵达德国汉堡等地。
2013年4月26日,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青白江始发,架起快捷畅通的亚欧大陆桥,为中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提振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旅产业,22日,重庆洪崖洞和成都宽窄巷子两大国内顶级流量“网红”景区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成渝两地文旅产业复苏。
从成都发运至哈萨克斯坦 4月17日,全国首批新能源二手车通过成都铁路口岸报关出口至哈萨克斯坦。
16日,成都市2020年首场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医疗健康、都市现代农业等方面的168个项目进行了签约,签约协议金额达4605亿元。
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中欧抗“疫”绘画作品邀请展近日在成都举办。来自意大利、法国、瑞士、匈牙利和德国的5位知名艺术家积极响应本次画展,加上中国的艺术家共有33位中外艺术家参展。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稳就业”,近日,成都市就业局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开展“银政合作、复工稳岗”专项行动,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中小微型企业、小微企业主(含初始创业者)、个体工商户提供最高2000万元的金融支持。
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成都还面向全球发布1000个新经济企业的新产品,助力消费升级,释放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多机会,为市民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
3月27日上午10:30,随着汽笛喧鸣,中欧班列(成渝)缓缓启动,满载着电子配件、机械制品等货物同时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驶向数千公里外的欧洲大陆。
3月28日早上8点,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预计12天后运抵波兰罗兹。据悉,该批防疫物资包括13万个口罩、752套防护服、2000个额温枪,为近期国内最大批量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口的防疫物资。
25日,青白江区举行2020年成都投资促进“百日擂台赛”暨成都国际铁路港供应链综合解决中心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的8个项目总金额71亿元,紧扣成都国际铁路港主导产业定位,重点聚焦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涵盖进口机电产品改装及保税展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细分领域。
春暖花开时节,成渝双城之间交通建设擂响新战鼓。成资渝高速公路100余公里路段,机器轰鸣,2200余名工人奋战建设一线。自2月18日复工以来,该项目就朝着年底通车的目标快节奏推进。
3月11日,10万单跨境直邮商品搭乘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这些美妆、小家电、服装服饰等商品将销往德国、法国、荷兰、波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这是3月以来,中欧班列(成都)第3次开展跨境直邮出口业务。
成都海关11日消息:2020年前2个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867.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1%,占同期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8.7%。其中,出口433.8亿元,增长2%;进口433.4亿元,增长27%。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5日,由铁一院总体设计的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施工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西部这条铁路大干线开始全面建设。
显示 439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